“嗯。”
“那總結出啥規律了?”
“不能直接說那個想要表達的詞。比如說速度,不能用‘快’或者‘慢’,得用時間和距離的比率代替,然后一般速度的描寫得乘以十。
“高度得乘以一百,如果是李白,那就乘以幾千。
“再有就是,時間得用年齡和景物,鄰居等表達,距離卻得用時間和氣候表達。所有的心情都可以用天文氣象表達,而所有的氣候都能用情緒來修飾。”
“葉子啊!你這是分析古詩嗎?你確定不是在套用數理化公式?”
“差不多就是公式吧?挺好用的,用這些規律規律,基本就能還原很多詩人描寫的場景呢!”
“那你是讀了多少首詩總結出來的?”
“大概幾千首吧?然后又讀了幾千首驗證理論。”
“噗……讀了上萬首詩,就是為了驗證一個理論,好讓你讀懂詩句?是不是這個意思?”
“基本上,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吧!”
“牛!牛人!真有恒心和耐心!哦,還有追求邏輯合理性的科學之心!”
“算是因禍得福了吧?本來是因為自身條件,詩句變成了無法理解的難題,但又是因為想要攻克這一難題,在此過程中成了飽讀詩書的那一類人。”
“其實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人吧?為了彌補不足,拼命地鉆研,結果把不足彌補成了長處!”
“所以咯,天賦都能被勤奮趕超的,誰也別自滿。”
“誒,我發現了,你這句帶了情緒的!是不是這就是你不喜歡懶人的本質原因?我看你對有些人愛理不理的,就因為他們懶?”
“差不多吧!沒啥發展前途的人,關注了那是浪費我的精力,懶得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客氣了,萬一被當成可以拉關系的捷徑,到時候都來找我,我找誰哭去?”
“你也哭不來,估計更郁悶!”
“是吧?所以咯,對人不能太熱情,我應付不了,自找麻煩。”
“切,裝高冷!”
“好了不說這些了,不是出來放松的嗎?”
“也是!對了,我讓人買了一個一次性燒烤盤,我們等下在甲板上燒烤怎么樣?”
“這都行?”
“嗯!走,我去生火,你來弄食物,我們可以吃一下午。等吃飽了也到渝城了!”
“好,到了賓館,晚上我要好好睡一覺,昨晚睡在壁龕里,總覺得怪怪的。”
“壁龕?”穆林想了想,什么壁龕?然后:“哈哈哈哈!你管你昨晚睡的寢艙叫壁龕?哈哈哈哈!”
“哎!你別笑了!不就是下意識的第一印象嗎?反正我就是這么覺得的!”
“那反正我就覺得聽著夠好笑的!你這腦回路,絕了!”
一個下午,兩人一邊燒烤,一邊聊天,還送了吃的給兩個船員。畢竟他們沒事兒干的人吃好食,辛苦開船的兩位正在用微波爐熱他們帶上來的冷盒飯打發。
林葉覺得那是“虐待員工”,所以第一波烤出來的好吃的,就讓穆林給他們送了過去。那兩個船員也是受寵若驚啊!
這種私家租賃的游艇,一般都是接待有錢人的,而這些個有錢人,從來沒有把他們當回事兒過。這還是頭一遭,有人給他們分來了美食,心里爆感動!
下船的時候,他們又是幫忙提行李,又是幫忙打掃,收拾殘局。聽說他們喜歡好吃的,還主動介紹了不少渝城的特色美食。
果然,人和人之間,只要是真誠對等地對待對方,就能收獲對方真心的回饋。
他們還笑說,以前聽說海城人都是斤斤計較,眼睛長在頭頂上的。今日一見,覺得他們的偏見得改觀了!穆林也笑說,他們這是無意之間給海城人爭了把光,長了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