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秀花的女婿還沒來得及應聲呢,那位村里現在傳的很有出息的外孫女婿先應答道:“外婆,我來寫。”
不僅如此,下來交給秀花地址的時候,還非常有禮、非常給秀花面子的主動問道:“外婆,這幾位……”
“這是你秀芬姥姥。”
羅峻熙看到外婆拽住其中一位婆子的手不撒開,就知倆人關系極為要好,他立馬面帶笑容,鄭重執晚輩禮。
不止羅峻熙,連著左撇子也下了車。
明明之前,秀花的女婿以及孫女婿沒聽到她們幾位婆子在道邊聊的是什么,卻主動邀請秀芬去游寒村做客。和秀花說的話不謀而合,也提了開春蓋新房,到時去住,秀花的屋子會很大,不用有顧慮的事兒。
其他幾位相陪的婆子,聽完心里那叫羨慕和后悔。羨慕秀芬能被秀花的女婿和孫女婿高看,后悔她們曾經沒和秀花關系處到位。
而秀芬這回才有機會細瞧瞧左撇子,她老姐姐的女婿。
以前只聽說來著。識字是文人,沒脾氣,老姐姐的女兒給生了仨閨女,不但沒怨懟,而且還讓媳婦當家。在老姐姐那里,聽說的都是女婿的好話,果然,面相上看就是位能養岳母的好女婿。
也是,要是不好的,根本不可能讓老姐姐帶吉老三離開。
再不用多慮多問了,只憑這一件事就知人品。
秀芬和秀花撕扯著一包袱干糧:“不算啥稀奇的,就是用牛奶和面蒸的干糧,尋思這么蒸軟和,我連包子都沒包,一路上吃,快拿著。”
家里沒有肉,拿啥做包子。
之前吉家人在族長家里鬧分家那陣,秀芬只讓她男人去族長家大門外守著,囑咐要是屋里鬧起來就去幫忙拉偏架。而她自己卻沒在場,她忙著回家蒸干糧來著。
秀花生氣,死活不想接干糧:“路過縣城,愿意吃啥,兜里有錢就能買,你費這事兒作甚。咱們之間誰不知道誰呀,你這幾年太難了,你家外面饑荒才還完,我都懷疑這是你家一年的細糧,都搭在我這里了。”
后來還是倆人撕扯的,連羅峻熙這個不擅長“拉架”的都伸手了,左撇子接過了岳母閨蜜給的干糧。心中還開了小差,直感慨呢:瞧瞧他岳母這人緣,可真是不錯。
當車輛重新動了起來。
婆子們紛紛避到路邊,目送秀花離開。
直望到車都沒了影蹤。
瞧瞧人家,坐車走,還能去城里。上車時,女婿像攙扶家里的老祖宗。回家更是有一堆孝順孩子們的恭迎。
代入一下自己,想想自己這日子,都有點兒喪氣。
再聽聽秀花那些嘮嗑中透露出來的信息,那福氣感覺這輩子自己都實現不了,只存在她們的想象里。
不過,聽聽也挺滿足,可算是有和村里人、還有自己親戚顯擺的了。
她們打算往后親朋再嘮嗑時,誰提誰有福氣什么的,她們就拿秀花舉例。
到時開場白就是:“你提的那人算個啥呀,就以前俺們莊子里有個叫秀花的……”
——
與此同時。
左撇子和岳母一起掀開棉簾子,也望著那幾位婆子直看不到影蹤才放下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