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延齡總算將事情原委講述完畢。
在場的人早就聽得不耐煩。
基本情由他們還是整理出思路脈絡,總結來說,就是張延齡以惡制惡,以破壞朝廷典制的惡,對付了囤積居奇欺行霸市商賈的惡。
“諸位卿家,他說完了,你們如何看?”
朱祐樘沒著急下定論。
他似乎也看清楚局勢。
無論自己說什么,都會被認為是在偏袒張延齡。
這次不是你們想敲打他嗎?
來。
給敲打意見吧。
從腦袋敲還是從腿敲,總要有人先動棍子吧?
一時間在場之人都不知說什么好,最后是劉健走出來道:“陛下,以破壞大明鹽政來懲戒鹽商,看似合理,但以壞朝廷章法為前提,必要嚴懲。”
“對。”
在場馬上有人附和。
讓他們出來說,他們說不出個所以然,或者說都不敢出來觸張延齡霉頭。
但出個聲當個隨大流的,他們還是很在行。
張延齡笑道:“劉閣老所言極是,那不知換做是劉閣老,用什么辦法來解決問題?”
劉健懶得搭理張延齡,退回到臣班之中。
這意思是。
我只負責提出你的錯誤,不負責解決問題。
“劉閣老如此深沉,不提出辦法,那在場諸位可有好的解決方案?”張延齡又環視在場大臣。
劉璋冷笑道:“你不過是敲詐了商賈,談何解決?”
“對!”又有人在隨大流。
“嘖嘖,那么敢問諸位臣僚一句,之前鹽價漲到快四十文一斤時,諸位做過什么?”
“那諸位現在可知京師的官鹽市價幾何?”
張延齡心里其實挺同情朱祐樘,或者是同情大明歷代皇帝,守著這么一群只會以道德文章抨擊政敵,升遷只講求論資排輩親疏遠近的古板守舊之臣。
真遇到事情,誰真正能出來辦事?
尸位素餐。
說的就是這群人。
大明朝走向衰落,或者說封建王朝走向衰落,不是沒有原因的。
朱祐樘見沒人出來回答問題,打破場面的安靜:“戶部!”
周經再一次走出來。
“陛下,如今市面上官鹽價格雖有回升,但也不過十五六文一斤,最低時曾到十文以下……”
周經的話,還是讓在場之人稍稍驚訝了一下,尤其是那些不明真相的圍觀群眾。
他們要打擊張延齡,純粹是看在政治立場上,并不考慮實際情況。
眼下張延齡能把官鹽價格給打下來。
貨真價實。
張延齡的確是把事給辦了。
“陛下,還有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