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囂張!
猖狂!
有點軍功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
這種人簡直是……
眾大臣都覺得張延齡已經不可救藥。
但似乎心里又覺得很舒服,好像一天聽不到張延齡自吹自擂,沒跟張延齡辯上幾句,心里就難受。
這才是張延齡。
若是張延齡居功而不自傲,沒事喜歡藏著掖著,一副深沉而老謀深算的樣子,反倒會令文官對張延齡更加深警惕。
現在除了對張延齡的厭惡,他們已經懶得去想別的。
朝議終于開始。
朱祐樘見到張延齡入朝,當天的心情似乎也格外好。
朝議一開始,所議定的正是張延齡軍功的問題。
“昨日里朕已讓兵部將西北的軍功犒賞名單呈遞上來,與都督府所呈報基本無差異,朕已批復,西北有功之將士,各加官一級,隨建昌伯出征之將官,有殺敵和沖鋒陷陣功勞的,各加官二到四級,至于建昌伯……朕已著禮部,為其加爵建昌侯。”
朱祐樘上來就把要給張延齡封侯的事說了。
張延齡走出來行禮道:“陛下,臣何德何能。”
“你少說兩句吧,朕知道你這張嘴不饒人,你得功勞受賞是應該的,可于朝堂推搪,或是在臣僚屬官面前居功自傲,那便是你的錯。”
皇帝說此話,好像是在教訓張延齡,但其實只是不想讓張延齡跟文官的矛盾更深。
皇帝都說了要為張延齡封侯的事,卻也沒人出來反對。
這意味著,此事已通過。
張延齡不日將會晉爵為建昌侯。
朱祐樘續道:“朕自登基以來,兢兢業業,未曾有絲毫的懈怠,但西北之地仍舊未平,戰亂時而不斷,朕不敢忘先帝所囑必要以江山社稷為重,若有紕漏之處諸位臣工也不必避隱,如此方能令朝堂穩固,大明江山穩固。”
朱祐樘話音落,在場大臣都摸不著頭腦。
皇帝說這么一番套話是什么意思?你有過失,我們幾時還隱藏了不成?
今天你要給張延齡封侯,意思是讓我們出來反對?
徐溥道:“陛下寬仁以治子民,如今國祚安定,四海升平,陛下之功遙追堯舜,功過漢武,我等自當盡心竭力不敢于朝事有任何荒怠……”
徐溥這邊也給朱祐樘吹捧一番。
眾大臣聽了,心里都砸想,姜還是老的辣,不知道皇帝說此話什么意思,就反過去回懟。
套話對套話。
在徐溥退回臣班之后,張延齡走出來,就在眾人以為張延齡有什么高談闊論時,張延齡抬頭看了朱祐樘一眼道:“陛下,您之前的話,到底是何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