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薰坊、楊家。
因楊廷和吐血暈倒一事,楊廷和闔府上下忙前忙后,整個大明也跟著亂作一團,變得人心惶惶。
不過幸好,楊家尚有長子楊慎處理家中事務,朝堂也有梁儲暫時頂住壓力。
但明眼人看出,此非長久之計,如果楊廷和就此落幕,則大明必然陷于泥潭……
“大夫,我父如何?”
楊慎與天庭飽滿,地額方圓,一臉福相的楊廷和長相不同。
楊慎臉型窄長,且顴骨突出,雖然三十余歲,卻顯老成之相。
雙眼炯炯有神,充滿智慧之色,身穿素色暗花道袍,頭戴網巾,氣渾身上下充滿書香氣息。
楊慎見大夫診斷完畢,關心父親的他急忙上前詢問。
大夫先將脈枕等物事收起來,邊寫藥方,邊寬慰楊慎:“楊編撰莫要著急,楊閣老不過是氣火攻心,并無大礙,在下開一劑藥方,閣老再休養一陣,便可無礙。”
楊慎拱手作揖:“那有勞足下!”
將藥方遞給楊慎手上后,御醫起身告辭:“楊編撰客氣了,千鈞重擔壓于閣老身上,我盡些綿薄之力,不值一哂。
倒是足下還須多多勸導閣老,注意身體,勿要操勞過度。在下還要回醫館診治病人,也就不再打攪。”
“在下送大夫!”
楊慎將大夫送至房外,文武百官皆涌上前,七嘴八舌要問楊廷和病情。
“大夫,閣老如何?”
“大夫,閣老病情怎樣?”
“大夫,閣老無恙否?”
“朝廷不可缺少閣老,還望大夫妙手救之!”
“……”
七嘴八舌,問什么的都有,一時間整個房外一片喧嘩,樹上飛鳥也因此作散。
大夫見吵鬧聲越來越大,就高聲叫止諸人后:“肅靜,肅靜,閣老身體無大礙,諸位大人切莫如此高聲喧嘩,打攪閣老靜養!”
眾人聽到大夫此話后方才安心,然后相送御醫:“大夫慢走!”
這時房內丫鬟走出來,對楊慎轉述楊廷和之言:“郎君,閣老請諸位閣老、六部老爺入房內一敘!”
楊慎點點頭,后對眾人說道:“家父請諸位閣老,及六部部堂,入房內一敘!”
梁儲、蔣冕、毛紀、吏部尚書王瓊、戶部尚書楊潭、禮部尚書毛澄、兵部尚書王憲、刑部尚書張子麟、工部尚書李鐩九人微微頷首,隨著楊慎踏入楊廷和房內。
房內陳設極其簡單,除儒家典籍外,便是歷代奏對、史書、以及《大明會典》、《諸司職掌》、《大誥》、《大誥續編》、《大誥三編》、《大誥武臣》、《大明集禮》、《大明律》、《歷代名臣奏議》等政務,或有關政務書籍。
書籍羅列有序,書內皆夾有書簽,且封皮、扉頁略有破損。
可見楊廷和并非只是裝模做樣,而是時時刻刻都在研讀。
九人見到床上,臉色蒼白的楊廷和后,拱手作揖:“閣老!”
“諸位來了,予無禮了,諸位快請坐!”靠在枕靠的楊廷和,拱手說道。
這時房中丫鬟,以及楊慎等,都悄無聲息地離開房間,將房門關好,讓眾人安心商議國事
“不知閣老喚我每,可是有何囑咐?”眾人落座之后,看著楊廷和問道。
楊廷和強打精神,對眾人一一說道:“想必諸位已知今日之事。
大王圣達聰睿,然卻因年少固執,不懂宗法繼承輕重。雖經我每規勸,亦不為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