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爹爹拿定主意,兒唯命是從!”
既然父親說的如此明白,做為兒子的周包荒,也就再也沒有拒絕之意,而且也拒絕不了。
古代講究孝順,且不說孝順原意何如,但時至今日,已然歷經數千年之變化,孝順也就變成唯父命是從。
且世人皆以理所當然,未有任何反對之念。
順從者非真孝,然忤逆者,必然不孝,此世之觀念。
而且父親更是花甲之年的長輩,又是一家之主,無論從哪個方面,周包荒也無法拒絕父意。
再言之,父親此意也是為子孫好,并非做的是讓子孫無法接受之事,自是無所不從。
至于說生兒莫貨帝王家,生女莫入帝皇閣。
雖是如此說道,可當世之人,于女兒為皇后一事,并無太大抗拒,反而熱衷此事之人極多。
固然眼下國戚不比漢唐,然終歸也是國戚,享受萬民供奉,為何要抗拒此事?
如果談沒有經過周皙顏同意,就將她送入皇宮,不尊重他人選擇。
此事于古代而言,純粹就是脫離時代,強行定義。
古代莫說女子無自主終生大事之權,連男子同樣如此,在婚姻大事之上,哪怕皇帝能夠做主之事,也是少之又少,更何況常人?
細思一下便知,古代男女結婚之齡,基本上皆在二十歲以下,這個時間段的人,涉世未深,對于甄別事物,根本沒有一個良好定義,只知憑借個人懵懂好惡,來判斷一件事。
對于婚姻更是一臉茫然,如何能夠知道其中利弊?
家中長輩所選之人,雖然可能非自己所喜,但確是家中之人,所認為的良配。
反而自己選,只會憑借個人感覺,選一個自己感興趣之人,待到結婚之后,發現一切早已非原樣。
天朝如這般事多如恒河之沙,自己相戀,未幾即分。
即使走到一起,不待數年,便覺當年心意之人,今日如此面目可憎!
此皆種種,無法細數!
當然也非父母之擇,皆為絕世良配。
萬事無絕對之事,如若不能正確辯證看待,凡事一概而論,則無一事為對,或無一事為錯!
朱厚熜或非周晳顏絕配,然其年齡已近及笄,即使非朱厚熜,早晚必定還是盲婚啞嫁。
如此一來,最后未必能有朱厚熜更加好。
周啟東微微頷首,然后捋捋胡子,頗顯慈愛之意,瞇著眼睛說道:“你且讓冢婦問問晳顏有何想法沒有,畢竟此事關乎她終身大事,還是慎重些,比較好!”
周啟東之意,自然不是真的詢問周皙顏,對做皇后一事有何想法。
畢竟一個十幾歲小孩,能有什么想法?
即使有,那也只可按照大人之意安排。
其意乃是試探一番,周晳顏是否有心儀之人。
畢竟此事非同小可,若是皇帝選了周晳顏,突然爆出其已有心儀之人,這無異于給周家帶來滅頂之災。
而且國母一事,關乎社稷傳承,關乎國家顏面,若不能慎重處理,日后冒出一些風言風語,對于國家、皇帝,亦或周家而言,絕非什么好事。
且容易讓天家面上無光。
皆是莫說富貴榮華,便是沒有問罪,已然是天子仁慈,安敢望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