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卷官首先咳嗽一聲,走出班位,拆開本科狀元試卷,然后高聲奏報:“奏,第一甲第一名楊維聰”說完任不起身,繼續拆第二份再奏:“奏,第一甲第二名陸釴!”緊接著第三份:“奏,第一甲第三名費懋中!”
奏完之后,由內閣開始填寫黃榜,尚寶局在榜單之上用玉璽,一切完畢之后,黃錦高喊:“起鼓!”
經大漢將軍威武之聲傳到殿外,不但遇喪期,故而大鼓懸而不作,執事官在黃錦話畢,將黃榜重新整理,由嚴嵩捧著走出文華殿,到西角門等候,其余讀卷官、提調官等各自尾隨而退。
讀卷官、執事官等人退卻之后,鴻臚寺官員,高聲大喊:“贊!”
話畢執事官行五拜三叩,再行上奏:“奏親請陛下升殿!”
朱厚熜在導駕官安排之下,轉西角門升坐,坐下龍椅那刻,堂下兩檐樂工同樣懸而不作,大漢將軍則是大力揮動靜鞭。
執事官舉案至簾前而放,嚴嵩捧著黃榜交給禮部,放在案上。
傳制官走出班位,跪地上奏:“奏請陛下傳制。”
朱厚熜微微點頭,傳制官這才起身,由奉天殿左門而出,走至丹陛東面,面對西方而立。
執事官將榜案抬至丹墀御道中間,傳制官則高喊:“有制!”
齊聚奉天殿外的貢士行禮候制,接著傳制官對著早就被執事官引進西角門的貢士喊道:“制曰,正德十六年、五月、二十日,策試天下貢士,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第一甲第一名楊維聰!”
然后由大漢將軍連續三聲高喊:“正德十六年,辛巳科,廷試第一甲第一名,楊維聰!”
“正德十六年,辛巳科,廷試第一甲第一名,楊維聰!”
“正德十六年,辛巳科,廷試第一甲第一名,楊維聰!”
這三次唱名,是惟有新科狀元方有權利,以彰顯狀元無與倫比的地位。
所有士子在此刻,皆向楊維聰投去羨慕眼光,須知大明科舉每三年產生一位狀元,且狀元按照以往制度,甫入官場便是從六品翰林院編撰,為了清流之中清流,日后更是管路通暢。
如何叫人不羨慕?
張治望著楊維聰從人群走出,眼中泛過一絲不明之色,也不知是羨慕亦或嫉妒。
誠然廷試完畢,聽楊維聰背誦策論之后,心中已然有了估算,但在此刻依舊心有波瀾,久久難平……
執事官也不見任何拖延,三聲唱名之后,接著再道:“正德十六年,辛巳科第一甲第二名陸釴!”
“正德十六年,辛巳科,第一甲第三名費懋中。”
陸釴、費懋中壓制心中激動,從所有士子之中走出,與楊維聰并排而立,等待后續。
緊接著執事官再唱:“正德十六年,辛巳科第二甲,廖道南等一百一十名,正德十六年,辛巳科,第三甲,朱佩等二百一十七名。”
唱名完畢,執事官再道:“宣正德十六年,辛巳科,新科進士入殿!”
執事官話畢,所有在楊維聰、陸釴、費懋中帶領之下行五拜三叩首大禮,然后起身分東西侍立,再由執事官舉案由午門左門出,直至長安左門懸掛榜單,進士尾隨其后前往長安左門觀榜。
“排班!”
一聲令下文武百官各自入班,致詞官站在丹陛中間跪下奏道:“天開文運,賢俊登庸,禮當慶賀。”
百官同詞合贊,再行五拜三叩頭禮,禮畢,再次鳴鞭,朱厚熜這才起駕文華殿,百官退卻,各司其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