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三兄妹慢慢走到了村子里,陳夏去找四爺爺,陳秋和陳冬散開去找各自的小伙伴了,瞧他們鼓鼓囊囊的書包就知道里面肯定裝了不少東西,這算是“衣錦還鄉”了。
“四爺爺在家不?”
四奶奶正在院子里曬蘿卜干,看到陳夏進來,忙著招呼道:
“老二呀,回來了?中午在家吃飯唄。”
“行,每次回來都在你家里吃飯,瞧,我可是帶著牛肉回來的。”
四奶奶喜滋滋地拎著牛肉去廚房了,陳夏每次來都帶上幾斤,一次是吃不完的,也算是給村支書家的福利了。
陳亦根聽到外面的聲音也從屋里走了出來,“小夏呀,來,屋里坐。”
陳夏趕緊很狗腿地跑上去,拿出一支煙給他點上,
“四爺爺,這可是正宗的南云省的紅塔山香煙,我在南云出差的時候,特意買來你的哦。”
“哈哈,好小子,這煙可是好寶貝啊,知道四爺爺喜歡啥”,
說完,老頭把兩條紅塔山都收進了自己的柜子里,這香煙可是高檔貨,縣級干部都抽不起,絕對是送人利器。
兩個人進屋坐好后,陳夏這才低聲說起了回村的目的,
“四爺爺,這次回來我是想跟你商量一下上次藥廠的事情,現在辦廠的事情估計得黃了,有人正盯著我。不過我已經走通了門路,可以辦個小作坊,你幫我介紹7個手腳麻利的女工,我要帶去柯鎮。”
“為啥是7個?這人也太少了吧。”
“這是上面的政策,七上八下,超過7個就屬于剝削了,是犯錯誤的。所以我暫時就要7個女工,剛巧我在柯鎮的房子夠大,樓下弄個制藥作坊,樓上也可以住人。等將來政策允許了我再擴大規模。”
“成,別說7個女工了,就是70個都有,就是給誰不給誰有點頭痛了”,陳亦根為難地說道。
陳夏不以為意地說道:
“這是給私人東家干活,當然是給干活麻利,手腳干凈,你這關可得把好嘍,人情不能隨便賣。另外還要是我們陳家本族的人了,其實人我可不相信。
我這可是打算一個月開50元工資的。噢,還有一個要求,年齡不要太大,要識字的,將來這批人我將來有大用的,可能成為藥廠的骨干和干部吶。”
“喲,一個月50元,這么高?”
陳亦根嚇了一跳,馬上就想到這可是個肥缺,自家大孫女是初中畢業的,心想得把她給塞進去了。“小夏,你看你巧姑咋樣?”
“巧姑?”
陳夏回想了一下,“巧姑不是在村里當代課老師嗎?”
巧姑今年19歲,比陳夏還小一個月,初中畢業后沒考上中專就回到了慶豐村當上了代課老師。
小姑娘長得很水靈,大大的眼睛梳著兩根麻花辮子,笑起來就咪成了一個月牙,特別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