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夏自己事情一大堆呢。
這不,時間進入10月份,而越州四院在1983年1月1日要正式搬遷,現在已經過入了最后的階段了。
首先就是把大名單確定下來了,誰去誰留,每個科長、主任都要提交名單。
這個大名單分為兩部分,首先是自愿原則,誰愿意去哪個醫院自己報名。
其次,對于水平最高的這批專家,顧院長的指示是原則上全部帶走,所以這部分人有個別想留下的,只能下行政命令,強迫走了。
總務科里。
陳夏給70多個職工一起開了個會。
“大家也知道了,今天我就要確定大名單了,是走是留大家就要給個痛快話了。我先說好,新人民醫院需要的后勤人員只會比現在多,楊副院長要求留下部分人就行。”
楊敬業和孫建設的院長之爭,最終楊勝出,成為了“新越州四院”的院長,不過級別沒提上去,仍然是副處級,但滿足了他當一把手的心愿。
陳夏在總務科的頭號馬子衛紅星第一個站了出來:
“我跟著科長你走,我們小車班5個司機,除了老傅留下,其他都準備去城區跟著科長干。”
“好,那我就這么報上去了,小車班4人……”
陳夏對準花名冊,在上面把幾人的名字打上了勾。
其實他沒跟大伙兒說,他手上有10個轉正名額,這是他從老丈人那里好不容易要來的。
新人民醫院千頭萬緒,上面領導塞進來的人何止一兩個。
這年頭一個國營廠正式工編制都讓人爭破頭,像醫院這樣的事業編制更是大家眼里的大肥肉,誰都想來咬一口。
進了醫院不說工資待遇了,就是將來有熟人來看病,介紹醫生護士也方便呀,這就叫“隱形的社會福利”。
不懂醫學技術有什么關系?
掛號、劃價、收費、后勤等崗位也可以呀,反正只要轉正,工資待遇跟醫生是一樣的,發熱帶水果也是一斤不少。
大鍋飯時代的特色,一個有編制的門衛大叔,工資絕對不比一般的科主任少。
陳夏能拿走這寶貴的10個名額,絕對是大手筆了,誰說娶顧琳沒好處?人家有個好爹這個理由夠不夠?
陳正等4個他從慶豐村帶出來的族兄弟肯定要占去4個名額,不是還剩下6個嘛。
他就是想看看誰愿意跟著他干,積極向他靠攏,工作最認真的幾個他肯定優先考慮。
至于那些不想跟著他干的人,管他毛事啊?
新四院總共才100個正式工指標,總務科這種邊緣后勤科室幾乎分不到新指標,留下的人一輩子只能臨時工。
輪到食堂表態了,韋大強站了起來,不好意思的笑著說:
“我就不走了,年紀大了,準備退休了,我們食堂班總共15人,其中10個職工家屬要跟著去城區新醫院,跟我一樣的5個本地人就留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