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淑琴和林惠先去看了玉器作坊。
當她們看到有40個大小師傅在車間里忙碌的時候,內心最后一絲絲石頭和擔心都放下了。
看來陳夏要開珠寶公司是認真的,也是有計劃的,并不是頭腦一發熱的行為。
兩個人就在車間里走來走去,親眼看到這群又黑又瘦的大師傅手下正在制作的一件件精美玉器時,不斷地點頭。
香江也有玉雕師傅,但人數并不多,而且幾乎全部都在幾家大型珠寶行里工作。
所以對陳淑琴來說,營業員好找,店面好找,但玉雕師傅是真不好找,可以說一點辦法都沒有。
這時候才1982年,港資只是進入了蛇口工業區,還沒有大舉進入內地,所以也不可能去跟內地的玉器廠采用來料加工的方式合作。
現在陳淑琴見陳夏不知道從哪里弄來這么一批有經驗的師傅,心里別提有多開心了。
有翡翠,有玉雕師,那剩下的問題就只有一個銷售了,這正是她的拿手好戲,她是一點也不擔心。
她做珠寶行生意已經十多年了,尤其成為了周氏珠寶總店店長后,跟香江上流圈子的富豪和太太圈都非常熟悉了,這就是優質的客戶資源。
陳淑琴其實都不用賣力吆喝,只要將這些極品翡翠展示給這些富豪們看,相信生意自己就會找上門來。
拿下了香江最頂層的富豪,那些中產階級自然就會來跟風購買。
珠寶嘛,本來就是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的暴利行業,就憑陳夏手上那種玻璃種祖母綠翡翠,哪怕隔天只賣出一個,一年的營業額就可以達到幾個億。
這就足夠利潤的保證了,那可都是幾百萬一個呀,更何況還有其他那么多精美的首飾。
說實話,當陳淑琴和王惠在看到陳家房里那么多精美翡翠時,她們這樣見多識廣的專業珠寶行工作人員都想擁有幾件,更不要提那些普通富豪和中產階級了。
這次回內地,陳淑琴把香江和東南亞的翡翠首飾圖案全部都收集齊全,帶來了內地。
根據她和陳夏定好的策略,開始就仿照著來設計,等以后有資本了就成立自己的設計部門,搞原創設計,將產品系列化。
頂級的翡翠配上頂級的設計,再加上頂級的雕功,那這家珠寶行的前途是不可限量的,利潤完全可以超過那些大型綜合性珠寶公司,成為隱藏在水下的巨鱷。
因為陳夏的翡翠不要成本,這個優勢誰也比不了,當然誰也不知道。
你們以為就這樣完了?
當天晚上,陳夏帶著小姑姑和王惠,親自打開了一扇倉庫的門時,里面的情景才讓她倆驚訝不己。
這個倉庫其實原本是一個車間,慶豐村的漁場有80畝,后來陸陸續續建起了很多廠房,就是為了應付可能的擴產做準備。
陳夏這次連玉大炮都沒有叫,因為他偷偷放了一部分翡翠原石出來堆在倉庫里,這個不能讓別人知道。
展示過以后他還要收回的,這么多原石堆著他可不放心,萬一被人查封了就哭都來不及。
等陳淑琴和王惠走去倉庫后,陳夏關上了大門,讓玉大炮守在外面不要讓人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