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琳悄悄在小姑姑耳邊說道:“別聽他胡扯,他就是怕藥廠被沒收,所以一直不敢去購買機器。”
陳淑琴和林惠一聽,“哦,原來如此。”
這下理解了。
幾個人一邊走,一邊繼續參觀,陳巧姑從一個塑料盒里拿出幾粒米白色的小藥片遞給了這位香江來的小姑姑。
“其實我們藥廠的秘方就是這個藥片,里面的藥物就是陳夏搞來的奧美拉唑。”
陳夏補充了一句:“這個就是我想要你申請的藥物,我們這個666胃泰全靠它了。”
做為一名精明的商人,陳淑琴有點擔心,“這個副作用大不大?香江那邊對藥品監管很嚴的,萬一出現大量副作用,我們可是要被罰得傾家蕩產的。”
“放心吧,這藥幾乎沒有副作用,而且我們這次先以中成藥的名義進去,監管不會太嚴。”
“那你現在每天的產量最多可以達到多少?”
陳巧姑回答道:“現在是每天2000粒,我們試過,極限產量可以達到6000粒以上,如果全部用機械化,這個更沒上限了。”
陳夏搖搖頭,“暫時不用機械化,一定要全手工,寧可多招些工人。”
他無奈呀,不是有錢不想賺,不是真的為了什么藥品的靈魂,而是他的專利還沒申請,西藥廠還沒有建立起來,靠他從空間醫院里拿出奧美拉唑,那他就不用干別的事了。
而且他也想通了,暫時就采用饑餓營銷吧,只要把單價抬高,其實利潤能保障的,比薄利多銷要好。
回到辦公室里,陳夏問道:“小姑姑,你覺得香江那邊打開銷量需要多久?”
“藥物方面我沒接觸過,但是根據使用過三六胃泰的人反饋,幾乎全部都是回頭客,這說明這個胃藥丸療效好,消費者肯定愿意繼續使用。
香江現在有500多萬人口,而且我們那邊生活節奏很快,飲食不規律的人很多,胃病的發病率相當高,我覺得銷量這塊絕對不是問題。到時我們先在龍豐藥店做推廣,試著賣賣看。”
陳夏前世只是一條老咸魚,對于商業這一塊是真心不懂,所以只能完全聽小姑姑的安排了。
“哦對了,如果藥物要出口,我得向我們總公司匯報一下。”
“總公司?你這藥廠不是你個人的嗎?”
陳夏也不知道怎么跟這些資本主義地區的人解釋,
“實際上這家藥廠是我出資建造,但理論上這家藥廠是屬于國營企業,我上面還有一個越州醫藥總公司,我們所有的藥物全部都是有他們代理銷售。”
這又是理論,又是實際的,讓陳淑琴和王惠有點暈,聽不懂。
陳夏撓撓頭,想到了一個比方,
“比如我買了一輛的士,但是我個人不能上街營運,所以我必須把我的的士掛靠在一家的士公司。這樣實際上我是個人老板,但理論上我也是的士公司的員工,要接受他們管理。”
這下她倆聽懂了,但隨后又搖搖頭,“直接讓你們開廠就行了嘛,何必要去繞個大圈子?這樣效率不就更差了嘛。”
陳夏無奈地嘆了口氣:“誰說不是呢,某些人就喜歡脫褲子放屁瞎折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