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陳淑琴和林惠再次來到了慶豐村。
這次主要考察的就是666胃泰了,這是“南瓜藤醫藥公司”的首單業務。
按理說,這種出口可是地方上的大事,是政績,是要有相關部門陪同考察,并且全程負責飲食住宿等問題的。
不過陳夏暫時沒有上報,畢竟他之前不能確定出口可不可行,萬一報上去那邊銷不出去多尷尬呀。
這次小姑姑過來,帶來了好消息,這讓他心里有底了。
關鍵是鄭海生已經把申請專利所需要的材料全部準備齊全了,那他也不怕別人去研究他的藥,搶先一步申請了專利。
那這個出口就可以好好談談了,操作得好,慶豐分廠就可以成為越州的明星企業,到時陳夏身上的護身符就更多了不是,安全第一了喂。
今天連顧琳也跟著來湊熱鬧了,這次小姑姑來內地,給她帶了好多最新款的秋裝過來,這讓這對姑侄關系急劇升溫。
林惠因為家庭條件并不太懂時尚,可是陳淑琴懂呀,就像昨晚,兩人討論了一晚的穿著打扮,最后顧琳還睡在了客房。
女人呀,不管有腦子還是沒腦子,對打扮都比較上心的,連顧琳這個胸小無腦的大長腿都是如此。
慶豐藥廠現在一天的產量穩定在2000粒。
還供不應求,醫藥公司的人天天盯著,下午包裝結束,會以最快的速度提走,這效率真不像八十年代的國營公司。
陳淑琴是第一次接觸藥品這一塊,所以在參觀了幾個車間后,腦子有點轉彎不過來。
在她的印象中,藥廠應該全是自動化設備,到處都是穿著制服的工作人員,以及干凈明亮的廠房。
但是慶豐藥廠呢?
幾幢水泥墻建筑就是廠房,地面倒是硬化了,可惜全部是水泥地,沒有任何裝修和裝飾。
所有的工人全部都是農村的男人女人們,雖然穿得還算干凈,但一看就是沒多少文化的,看陳夏他們進來,就嘿嘿地傻笑著。
關鍵啊,關鍵是這家藥廠不有看到一臺制藥機器,所有工序都是人工的。
所有的種種看起來就不像個藥廠,更像個做桂花糕的手工坊。
“小夏,這,這個藥廠實在太……太……”
陳淑琴覺得自己說不下去了,是的,她有點瞧不上這么落后的藥廠。
“小姑姑,這你就不懂了,如果我想要機器制作藥丸,這還不簡單?國內總有廠家在制作。比如你瞧誰家在用藥碾子把這些中草藥都碾碎?國內這種粉碎機也有得買。
我就是故意選用這種手工制作的方式,這手工制藥跟機器制藥,這不是看起來更傳統,更符合中藥這個身份嘛。我覺得這樣制出來的藥丸才有靈魂。”
林惠在旁邊噗哧一聲笑了出來,“藥還有靈魂啊?”
“嗯吶”,陳夏認真的點點頭:“這是對疾病的最大尊重嘛。”
呵呵呵,幾個女人都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