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什么?你小子不要話說一半呀”,華辰安有點著急的問道。
“滿天星的情況比較多呀,結核瘤、類固醇激素反應性慢性淋巴細胞性炎癥伴腦橋血管周圍強化癥、膿腫、弓形蟲病、霉菌性肉芽腫、低級別星型膠質細胞瘤、囊性腦轉移瘤。”
陳夏這串疾病名稱報出來,現場的幾個醫生已經暈了,好多疾病聽都沒聽說過。
但陳夏話沒說完,“還有一個最有可能的診斷就是腦囊蟲病。”
大家不禁咽了一下口水,腦囊蟲病在之江省好多年沒有出現過了,那些年輕醫生甚至都沒接觸過。
而且這病診斷非常難,往往等做尸體解剖了才能確診,難道CT也有這么神奇的作用?
顧院長問道:“陳夏,你能確定嗎?”
陳夏頭搖得像撥浪鼓,“我怎么能確認呢,這還需要對病人詢問病史,做相應的體格檢查,對了,得把我師父也叫來了,因為不能排除是不是感染科的毛病。”
他前世畢竟只是一個外科醫生,雖然讀書時或職稱考的時候都會有學到每一種疾病,平時也有在看書,但終究沒有親眼見過,所以他也不敢確定。
這時候多科會診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大家群策群力嘛。
聽到陳夏這么一說,顧院長心里有底了,
“走吧,馬上把老任去喊來,我們現在馬上去病房再次仔細詢問病情,做相應的體格檢查,另外我再次強調一下,這位患者可是我們越州人民醫院第一例轉診患者,我們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大家的壓力都很大,不過壓力不在陳夏這邊,反正他是總務科的,打醬油的。
難不成病人治好了,還能給總務科送面錦旗,什么“妙手回春,華佗在世?”,“醫術高超,救死扶傷”?
那不是砸臨床科室場子嘛,讓人笑話死嘛。
一位有追求的醫生,對于疑難雜癥往往會有很大的興趣,就像一個小孩發現什么好玩的玩具一樣,一定要研究個明白。
這不,任元非一聽心腦血管科來了一個奇怪的病人,想讓他去會診的時候,他馬上就跑來了,一起參加了多科查房。
查房以華辰安為主,畢竟他才是這個科室的老大。
患者這時候躺在床上睡熟了,幾個家屬一臉擔憂地站在床邊,一個女兒模樣的人一直在抽泣。
“大夫,求求你們救救我爸吧,我爸是干部,多少藥費都可以報銷,我們不會欠你們錢的。”
華主任做了一個停止的動作:“這不是錢的問題,現在治病要緊,你們說說患者這半年里的情況。”
“好好好”,家屬們擦干眼淚,又重新說了一遍病情。
“我爸是半年前開始出現頭痛的,開始是偏頭痛,當時就去衛生院配點頭痛粉吃,也有一定的效果。后來記性就變得越來越差,經常忘了前面的事情。
近半月來他總是表現得心情煩躁,抑郁,我們以為是他換了個工作有點不適應,我媽還常常帶他出去玩,噢,對了,這期間他時不時會說自己有點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