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末都有一個視頻里講過,他80年代去新疆旅游,那時候交通特殊不方便,他是又換火車又換汽車,到達一個邊境小城的時候花去了10天時間。
可就在這個貧窮偏僻的地方,少數民族的聚集區,他驚訝的發現就有之江人挑著擔在賣東西。
他當時就說過,活該之江人發財。
等之江人開始有錢了,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一個人過了生理需要,解決了溫飽問題后。就要開始第二層次的需要:安全需要。
這個安全需要就包括了對人身安全、生活穩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脅或疾病。
進了醫院,不用醫生勸,病人就主動要求去做個CT檢查一下,咔嚓一張15元,病人疾病能得到確診,醫院也能產生利潤,多好。
既然你能確診了,那就治療唄,該買藥買藥,該住院住院,于是在短期內,無論是門診人數還是住院人次,都呈現了快速增長的現象。
顧老頭開不開心?簡直都要開心壞了。
領導一開心就要搞事情,這不,院辦正式發了通知,大年廿八晚上,醫院將舉行一場新春晚會,每一個科室都可報名節目,數量不限。
七八十年代的職工,那可是相當有文化和藝術水平的,無論是體育還是文藝表演那都是熱情參與,絕對的多才多藝,信手沾來。
甚至于體育好的職工,文藝有天賦的職工,就完全可以憑借這個“提干”的。
李煥英當年不就是排球打得好,然后有了一個“提干”的機會嘛。
所以院辦的通知一發,全院職工積極響應,什么唱歌啦、舞蹈啦、小品啦、相聲啦應有盡有。
醫院科室,有醫生有護士,有男有女,有小伙兒有小姑娘,什么樣的人派不出來。
可是總務科就麻煩了,基本上都是以大老爺們為主,唯一的幾位女性員工也都是歐巴桑或者老太太。
陳夏倒是想編一個“掃帚舞”,一群老太太在臺上拿著掃把,當作舞龍來玩,可這樣的節目報上去,非被老丈人一掌拍死不可。
總務科會議室里。
陳夏跟兩位副科長,幾個班長你瞧我,我瞧你,大眼瞪小眼。
“喂喂喂,我大哥大姐們,你們倒是出個主意呀,我們總務科必須要申報一個節目,大家想想,咱們科室里誰是文藝積極分子?”
余紅看大家都不吭聲,小心翼翼說道,“要不,讓保潔班的李大媽和章大媽去唱個越劇?看她們在掃地的時候經常在唱著玩。”
保潔班班長茅云根用手捂住臉,“算了算了,她倆這么來一嗓子,絕對能嚇死路邊一頭牛,到時丟的可是我們總務科的臉。”
陳夏的眼光看向了曾培農,曾培農趕緊擺手:“別看我,你看我能干嘛?要么咱倆去表演胸口碎大石?”
哈哈哈,辦公室里的人都笑了起來。
陳夏摸摸自己的小身板,“算了算了,砸了你這老同志我于心不忍,讓你砸我,我又不放心,換下一個。”
這時候衛紅星有了一個鬼主意:“老大,要不你上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