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八九十年代的村莊旁邊都可以看到一排排的長方形石板墳頭,整齊的排列著,非常壯觀,非常可怕。
陳德發扒在父母的墳頭,一手摸著一個墳頭,低頭頭久久不言語,仿佛在低聲跟著父母說著什么。
陳亦根則在跟他訴說著當年他走后的情景,畢竟陳夏沒有經歷過,說得不是很靈清。
陳德發一家逃跑后,賣掉房子的陳老太爺和老太太只能和小兒子一家只能暫時住在祠堂里,后來搭了幾間茅草房才算安定下來。
而且為了不讓陳家受到牽連,陳德發的名字被提前從族譜上給去除了,大家誰也不再提起這個人,這也間接保護了陳德財一家。
因為家里窮,田產也賣掉了,陳德財只能幫人做小工,后來土改了回到農村后,只有他們夫妻干活掙工分,卻要養活兩個老人三個小孩,連飯都吃不飽。
陳德發的父親母親也只能將對兒子一家的擔心深藏在心底,直到死之前只能低聲喊著:“德發,德發。”
因為陳德財家實在太窮了,窮到兩位老人死的時候都買不起棺材,還是同宗的人大家一起湊錢買了幾塊青石板,用一張草席一裹才安葬的。
陳德發聽到了這些他走后的事情,尤其聽到父母死后連口棺材都沒有,這情緒一上來,居然像小孩子一樣開始哇哇大哭起來,
“爹呀,娘呀,阿弟呀,是我對不起你們呀,讓你們為我吃盡了苦頭。”
連同兩個陳淑芬和陳淑琴也眼淚汪汪,畢竟爺爺奶奶小時候對她們還是很疼愛的,結果她們連送終都沒有送到。
更想不到他們一家走后,慶豐老家的爺爺奶奶和小叔一家的日子是如此難過。
至少對她倆來說,老人連飯都吃不飽,那真是駭人聽聞的事情,心是就別提有多難受了。
就連戴寧也理解了老丈人為什么堅持要留一半財產給陳夏這一家子,如果當初不是陳夏爺爺賣房賣田才湊夠路費,恐怕老丈人一家就兇多吉少了。
掃墓回來,慶豐村里面已經熱熱鬧鬧了,陳夏出錢,請了全村人吃了一餐,當然名義上是陳德發請全村人吃飯。
呃,這句話聽起來好怪。
陳家的喜事還有呢,那個玩火玩出宮外孕的陳勝榮終于要和改回原姓氏的宋玉蘭結婚了。
陳德發對能趕上陳氏子弟結婚也感到非常高興,當天晚上還在喜酒上多喝了兩杯,給兩位新人包了一個500元的大紅包。
這可把周圍的村民們都羨慕壞了,500元的紅包啊,村民們這時候紅包最多也就1元、2元的。
這讓兩位親家公陳國賢和陳國建都激動的直傻樂,這香江人出手就是大方呀,連同陳夏都是那種超級有錢人,看來陳德發這一支這是要大發特發的節奏啊。
越州人聰明,看得清形勢,香江親戚的大腿捧不到,捧住陳夏的大腿就行。
他們可是聽說了,慶豐藥廠年后要擴產了,那不是得多招工人?
所有人都已經躍躍欲試了,誰進廠,就意味著誰家就徹底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