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部長客氣了,能為祖國的四化建設做出我們這些香江游子的貢獻也是應該的,我堅持認為內地的醫療事業是有潛力可挖的,是值得投資的,我們祖國的醫學研究也是不落后歐美的。”
這話說得漂亮,讓周圍的這些大大小小的領導們都笑逐顏開。
現在正是中英談判的緊要關頭,雖然97回歸的大方針定了下來,但怎么回歸雙方爭議很大,內地當然就要團結一切可團結的香江富豪,為談判爭取主動。
否則一個課題研究報告會怎么可能引來一位副部長親自出席?人家就是來香江同胞面前賣好的。
為了給衛生部的領導留下一個好印象,也為了這個課題能少遭刁難,陳淑琴非常聰明的介紹起來:
“鄒部長,這兩位就是此次論文的第一作者陳春和通迅作者陳夏,他們可都是我在內地的親侄子侄女,這次不明桿菌的發現他們的功勞很大。”
陳春非常激動,乖孩子當然是一個90度鞠躬,陳夏則假裝跟在陳春的身后,雖然也鞠躬了,但這角度頂多不超過45度。
鄒部長顯得非常高興:“好好好,果然是年輕有為啊,年輕人就要好好努力,爭取將這次研究成果推廣到全世界去。”
陳夏回答道:“報告部長,我們這個論文已經向英格蘭的《柳葉刀》投稿了,已經過了初審。”
“哦!你是說《柳葉刀》?”
旁邊一個老頭聽到了,馬上站了起來,“沒有經過領導同意,你們可以直接向國外投搞嗎?”
陳淑琴還沒說啥,旁邊一個衛生部的工作人員尷尬地提醒道:
“張老,這個課題是香江同胞委托國內開始的研究,結果成果屬于雙方共同所有的,他們可以直接向國外投稿的。”
“你們也真是的,這么好的一個研究成果居然不能掌握在我們國家手里,萬一泄密了怎么辦?真是不懂事呀。”
陳夏猛翻白眼。
雙方寒暄結束正式落座,科教司的副司長正式介紹了今天參加論文評審的相關專家。
分別是協和醫院的徐光宙教授、北大三院的桑才華教授、友誼醫院的謝青教授、朝陽醫院的王曉稼教授、天壇醫院的張沂平教授。
這陣容幾乎就是“國家隊”規模了。
隨著主持人的介紹,陳春是一次比一次激動,畢竟這些教授可都是超級牛人,牛到了內科書上都有他們的名字。
“小夏,太厲害了,這些可都是國內消化內科的泰山北斗呀。”
“姐,淡定一點啦,你這是做課題報告,又不是給他們做孫媳婦,至于這么激動嘛。再說了,泰山北斗也會遇到不明白的情況,你今天的報告一定會讓這些老泰山折服的。”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國內的醫療界一直是偏臨床,輕科研。
這些老專家老教授牛不牛?絕對牛,看起病來這在國內都是頂尖的,很多都是“海里”的保健專家組成員。
可是你要問他們,胃潰瘍發生的病因是什么?他們的回答一定跟后世的教科書一畢竟,那就錯誤百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