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淑琴笑著說道:“我之所以要將課題研究放到內地來,其實是有三個原因。
第一,香江的人力成本太高了,一位普通研究員一年的年薪就要達到10萬港幣,而幾位主要教授的年薪甚至達到了30萬港幣,而內地的普通研究員一年是1200元人民幣,兩者相關太多。”
這時候幾個年輕工作人員都在竊竊私語,“哇,參加一個課題研究就能拿100元一個月,比我們工作還高哇。”
另一個工作人員不以為意:“你沒聽說嘛,在香江一年都可以拿到幾十萬,我們的收入真TM低。”
這也是在座每一個人心中的想法,國內的收太低了,哪怕是在座的幾位老教授,現在住的還是大學的筒子樓,臥室就是書房,非常不方便。
陳淑琴繼續說道:
“第二個原因,就是我想為祖國大陸做點應有的貢獻,我想我們國人不比外國人笨吧?他們做得到的事情,我們憑什么做不到?
所以我就毅然決定將課題組放到了國內來,就是想給國內的醫生和研究員們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讓我們用實力去打那個國外專家的臉,誰說我們國家搞不出轟動世界的研究來?”
“好!!”
現在的人聽到陳淑琴這番激昂的言論,紛紛不由自主地鼓起掌來,這話從一位香江同胞口中說出來,那意義可就不一樣了,這是別人對國內的肯定呀。
誰不愿意聽聽好話呢。
陳夏拼命鼓掌,對小姑姑這番機智的臨時演講大感佩服,果然是職場“白骨精”啊,這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本領比他還高。
陳淑琴還沒完,繼續說道:
“第三個原因就是因為我的侄女陳春、侄子陳夏都是國內優秀的醫務工作者,當初我也鼓動他們兩人移民香江去參加這個課題組。
但是他們兩個堅持不同意,思想非常堅定,一定要留在國內,說要為四個現代化做出自己的貢獻。那我就沒辦法嘍,山不就我,我來就山,肥水總不能流外人田吧?所以就將課題組移到了內地來。”
鄒副部長一聽,高興地直拍桌子:
“好,陳春同志和陳夏同志是好樣的,現在有一股不正之風,就是覺得外國的月亮比國內圓,很多人千方百計想出國去,像你們這樣堅定愛國思想的同志,國家不會忘了你們。”
好嘛,這話真是神來之筆,從此陳春和陳夏的名字就算是在衛生部掛了號了,至少思想上絕對是沒問題的,堅定的愛國主義戰士,堅定的***員。
領導最喜歡什么樣的人?就是陳淑琴口中這樣的好同志。
當然真相是不是如此并不重要,反正陳夏坐在一邊,表情是神圣而嚴肅的,內心卻是樂開了花。
這真是人生如戲,全靠演技;戲如人生,何必當真?
陳淑琴同志不去當官真是可惜了,死的都可以說成活的。
鄒副部長的這個講話,就算是定下了調子,大家看向陳春和陳夏的眼光就不同了,尤其是幾位老教授的感慨就特別多。
他們一直都在帶學生,能拜入他們門下的學生,個個都是國內醫學界的頂尖精英,至少個人能力和水平是不用說了。
可是等這些學生畢業,不是想著怎么回報社會,回報國家,反而是想盡一切辦法跑到國外去了,反正這么多年過去了,從來不見他們回來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