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還有嗎?”
黃小萍接著回答道:“異位闌尾炎,膽囊炎也有可能。”
“這個回答很與眾不同,非常棒。”
眾人都笑了起來,外國醫生查房還是挺有趣的,要是跟主任查房,不被罵得狗血淋頭怎么可能結束。
又有一個小醫生提出:“肺部和胸膜病變不能排除。”
巴里·馬歇爾醫生點點頭:
“看來華國醫生的基本功都掌握得不錯,那么接下來我們應該怎么樣排除明確診斷呢?在我們國家最好的辦法就是做CT和胃鏡,可以排除大多數疾病,可惜……”
陳夏一聽就笑了:“巴里·馬歇爾醫生,你太小看我們了,CT機我們醫院就有,胃鏡也有,而且都是最新款的。”
“真的嗎?厲害,我為自己的淺薄向你們道歉,那么現在馬上安排病人做檢查吧,這次有我親自來操作。
在我們澳洲,醫生不但要會看病,還要會自己親手操作種類輔助檢查儀器,我們更愿意相信自己的臨床思路,可以發現很多其他醫生不能發現的細節。”
這就是中外醫生規培的不同,華國更注重臨床,而國外更注重醫生的全面發展,講究的是一個專科醫生的水平,全科醫生的大局觀。
就像陳夏陳大科長,現在就是外科醫生在干內科醫生的活兒,盡管他是被迫的,如果是幾十年后,妥妥的超執業注冊范圍行醫,一抓一個準。
大家討論結束后,陳夏對邱玉星說道:“我們現在馬上開檢查單,你也馬上帶著你爸爸做一些檢查,放心,有我們在,不會讓你爸有事的。”
邱玉星咬著下嘴唇,輕輕點了一下頭。
邱媽媽則一個勁的感謝個不停,但她根本不知道,當初陳夏家出事,兩夫妻是怎么勸女兒千萬要認清形勢遠離某位鄉吧佬的。
等邱爸爸推到CT室時,巴里·馬歇爾醫生和眾多醫生已經擠在了防輻射玻璃窗后面的操作間,就連CT室的羅薇、石志先也好奇地看著這位洋大夫。
看著他熟練的操作,認真讀片的樣子,大家這才發現,什么叫全才,大家的差距還是太大了,以后一定要繼續學習才行啊。
通過腹部CT的掃描,排除了消化道穿孔,沒有闌尾炎,膽囊炎,腹主動脈夾層,甚至連急性胰腺炎都沒有,CT顯示下的胰腺,周圍沒有任何滲出,倒是胃竇壁有增厚。
那么患者是否為消化性潰瘍所致?為了明確診斷,又完善胃鏡檢查,結果顯示為胃竇粘膜充血水腫,考慮胃炎,排除潰瘍。
是否為胸部疾病所致?思維進一步發散,比如胸膜炎患者可能表現為腹痛。但是胸部CT,排除了肺部和胸膜病變,也沒有胸主動脈夾層。
巴里·馬歇爾醫生一頓操作猛如虎,也讓小醫生們都看傻了眼,原來現在瞧病可以這么先進,原來醫生可以樣樣上手。
要是換了以前,沒有CT沒有胃鏡,這種急腹癥最后要么等死,要么開腹探查,后果嚴重。
由此可見,陳夏當初購買CT是多么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