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夏的口語最好,他主要就是進行病史問詢。
鄭海生的英語手寫能力最好,所有病歷都交給了他。
陳春畢竟是省一院的醫生,并且年輕眼神好,動手能力強,所以胃鏡就有她主導進行。
宣永達已經將所有藥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都牢記在心,并且他是“隊長”,責任性更強,所以所有治療藥物全部由他保管,交給護士們給病人服用。
大家分工明確,流水線操作,一切都有條不紊,井然有序,讓在一邊觀察的各國醫生,以及國際消化病委員會的監督員們都在心里默默點頭。
這個四人團隊用他們的專業性贏得了大家的尊重,尤其華國還是那么落后的國家,這些醫生又要從事臨床工作,又要搞課題研究,還要學習英語。
這實在太不容易了,實在是醫界楷模呀。
后世有一個全球性研究,發現全球有50%的人感染過幽門螺旋桿菌,或者正在感染中。
所以哪怕人種有差別,國情有差異,英格蘭人的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率同樣很高,這還僅僅是在普通人群里。
具體到了消化科,來就診的患者都是以胃痛為主訴來就診,那這么群人的幽門螺旋桿菌陽性率不用想,肯定更高嘍。
陳春和宣永達還有所擔心,害怕英格蘭是分餐制國家,會不會陽性率很低?那樣不就是被現場打臉了嘛。
陳夏是一點擔心都沒有,口-口傳播,家庭共餐或者打KISS只是其中一個原因,但不是唯一原因,其他比如:
糞-口傳播:在胃部的幽門螺旋桿菌,如果胃黏膜脫落,幽門螺旋桿菌也會跟著脫落,并且會和糞便一起排出體外,會污染到水源和食物,然后會傳染給其他人。
胃-口傳播:如果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胃液中也會存在,所以當感染者發生嘔吐,存在于嘔吐物中的細菌就會傳染給別人,特別是在急性感染期,更容易通過嘔吐物傳染給別人。
醫源性傳播: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的人,在做胃鏡檢查時會在胃鏡上留下細菌,如果胃鏡清潔的不夠徹底,就有可能傳染給其他人。
最簡單的例子,華國xi藏,這些藏人的飲食都是以糌粑、酥油茶、奶制品、手抓肉為主,屬于典型的分餐制,大家各吃各的。
但藏人的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率卻是全國最高的,高達82%,所以共餐制絕對不是幽門螺旋桿菌的主要傳播途徑。
哪怕從全世界范圍內來講,華國的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率也不是最高的,最高的反而是沒啥東西吃的,忍饑挨餓的非洲黑叔叔們。
比如尼日利亞這個國家,普通人群中感染率高在90%,全球第一,然后他們也是分餐制的哦。
鏡頭回到惠靈頓醫院消化科住院部。
第一天20張床位全部住滿了,等第二天胃鏡一檢查,提取了組織標本,病理室的反饋很快,當所有結果擺在眾人眼前時,大家都深吸了一口氣,感染率85%。
陳春和宣永達則悄悄松了一口氣,這個感染率數據跟國內相差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