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遜是惠靈頓醫院的老常客了。
因為胃潰瘍長期不愈,所以時不時要胃痛。可能是他對疼痛比較敏感吧,每次胃疼都不得不住院治療。
當然,能來惠靈頓醫院看病的人,幾乎都是不差錢的有錢人,在英格蘭,國民都可以享受免費的醫療或者有保險,但前提條件是你得排隊,慢慢等號。
而且公立醫院醫生的水平肯定沒有私立醫院好,所以有錢人不想排隊,又想享受高超的醫療技術,一般都會選擇私立醫院。
這種情況和華國剛好相反,
華國的私立醫院幾乎都被某田系給壟斷了,這樣的醫院不但水平差,技術差,而且收費那個黑呀,動手術動到一半都會要求加錢,就問你怕不怕?
約翰遜跟格雷戈里教授都是老熟人了,這次他胃潰瘍又發作了來住院,在格雷戈里教授的勸說下,加入了四聯療法實驗組。
其實他是抱著將信將疑的態度,尤其是這種創新治療藥物還是華國醫生發明的。
華國,紅色華國有啥?聽說那個國家的人連飯都吃不飽?怎么有能力去研究藥物和醫學?
但格雷戈里教授的教授再三保證了,再加上他受胃痛的困擾已經十多年了,每次治療效果都不盡理想,每年都要發作,這讓他也想試一下。
萬一成了呢?反正這個治療藥物還是免費的。
今天是治療的第一天,早上有十多個醫生涌入病房,這讓差讓他嚇尿了。
“醫生,醫生我是不是沒治了?你們是不是在我身上發現了什么疑難雜癥?”
格雷戈里教授笑著安慰道:“沒事的約翰遜,這些都是國際上有名的消化科專家,噢對了,這四位就是華國醫生,他們會負責你接下來兩周的治療。”
約翰遜好奇地看著這四個黃皮膚黑頭發的醫生,“嗨伙計們,希望你們能給我一個驚喜,噢對了,你們能聽懂我說得話嗎?”
陳夏笑著說道:“先生,我甚至能聽懂你每個單詞的拼法。”
哈哈哈。
病房里的氣氛馬上就輕松了起來,格雷戈里教授贊賞地看了一眼陳夏,覺得這個華國醫生無論是言談還是思維非常符合西方人的胃口。
相反,陳春則緊張多了,因為這是他們接手的第一個病人,她就簡單介紹了一下自己的治療方案以及注意事項。
在國外,病人的知情權還是很重要的,否則打起醫療官司來,簡直會要人命。
走完程序,做完胃鏡,取好標本后,接下來就是用藥了。
“奧美拉唑20mg每次,每日2次,餐前半小時服用;
阿莫西林膠囊,每次500mg,每日3次;或克拉霉素,每次1g,每日1次;
枸櫞酸鉍鉀膠囊,每次2粒,每日4次,分為三餐前1小時和晚上睡前1小時服用。”
惠靈頓醫院的服務態度那是沒話講,畢竟鈔票擺在那里,一分錢一分貨。比如這個口服藥物,每次都有護士在服用前送到病人手上,看著病人吃下去。
做為主治醫生陳春只要把這些藥物的用法劑量,以及相關注意事項交待清楚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