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院長又笑著看向外婆:“大娘,你覺得這名字怎么樣?”
老太太笑著連連擺手:“顧院長,我這老太婆懂啥呀,你和他爺爺都說好的名字,肯定錯不了。”
哈哈哈,周圍的人紛紛都笑了起來,顯然大家對這三個名字都比較滿意。
只有陳夏在女兒臉上親了一口,輕聲說道:“我就覺得陳一一,陳二二,陳三三的名字不錯,好記又好寫,一看就知道排行老幾。”
話還沒說完,就被陳春一巴掌拍在了后腦勺:
“不說話沒人當你啞巴,就讓你平時多讀點書,你瞧瞧顧伯伯取的名字,再聽聽你取的名字,簡直就是天上和地下的區別。”
“姐,我好歹都當爸爸了,你當著我寶貝女兒的面,給我點面子好不好?”
哈哈哈~~~~
大家笑得更熱烈了,陳冬還在起哄:“老二好沒羞,老二好沒羞,這么大了還被大姐打。”
陳夏斜了斜眼睛,“陳老四,你期末考試考了幾分?來,給大伙兒匯報匯報!”
“嗚嗚嗚,大爺爺,顧伯伯,老二欺侮人~~~~~”
哈哈哈~~~~~
過年當然就是做客拜年,因為今年是陳夏三個子女出生的第一個節氣,所以按族規就是要祭祖,并且上家譜,這可是大事件。
大年初三,陳夏一家都回到了慶豐村里,祭祖儀式已經準備妥當了,而且這規模已經是一年賽一年了。
陳夏除了每年給村里交一萬元的土地承包費外,又額外給陳氏宗祠一萬元,除了修繕祠堂外,就是一年四季的祭祖用。
此外今年村里還有一件大事,就是陳德發老人捐助50萬元的學校已經造好了,這學校非常氣派,包含了小學和初中,是這年頭難得一見的三層樓,連城里小學都比不了。
陳夏這不是新賺了5000多萬元錢嘛,心中已經想好了這筆錢該怎么用了。
陳亦根是村里的老大,又是陳氏族長,陳夏有事當然要向他通報了。
“四爺爺,我跟你商量幾個事情,都是為了咱村里好的。”
陳亦根抽著陳夏提供的紅塔山煙,一邊問道:“啥事,你先說。”
“第一件,我準備給村里100萬元成立一個教育基金,以后凡是我們慶豐村的孩子,學雜費全部由基金出,無論是中小學,還是大學。另外每學期期末考全班前3名的,獎500元。
另外我去想想辦法,從城區招一些水平高的老師來咱學校任教,到時從基金里拿錢,每位老師每月補助50元,重賞之下老師肯定搶著來咱慶豐村學校。
不要怕花錢,學校要購置啥教學器材你都批,錢不夠你盡管開口,我這里上不封頂。”
陳亦根一聽就興奮地一拍在腿,“好小子,還是你想得遠,這是大好事,沒問題。”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慶豐村想要保證未來興旺,教育一定要抓好,讀書不是出息的唯一方法,但不讀書是萬萬不能的。
陳夏這第一個舉動就是為慶豐村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哪怕將來都進藥廠,讀書好的就能當管理層,讀書不好的只能去車間當工人,有了對比就能刺激孩子們的學習目標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