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顧副專員已經迫不及待要拉住自己女婿,要把紡織廠轉讓的事情將價格敲定下來。
既然是翁婿,顧偉也將會議上的議論,以及最后的底線都告訴了陳夏,這……真是里通外國啊……
“3000萬人民幣?”
陳夏聽到這個數字,就覺得真TM便宜,不說別的,光是這4個工廠,地皮就達到了近2000畝。
其中第一、第二紡織廠就在主城區,紅旗紡織廠在城南,但也緊鄰城區,就是縱橫紡織廠遠一點,位于城北,但這家廠占地最多有1000畝,規模最大。
這么多土地,這可是捂上幾年,幾十個億小意思,如果炒作得好,上百億都不是問題。
要知道現在是效區,再過幾年隨著經濟發展,城市化的開始,那也是城區范圍內了。
顧偉手指敲打著沙發,說出自己的想法:
“既然你不想討價還價,那3000萬就可以了,畢竟你后續恢復生產還需要一大筆資金。”
“爸,3000萬不夠的,人家只說了是底價,難道我們真的以低價成交?那也太不識趣了。而且你們估價存在一個非常大的漏洞,那就是沒有把土地價值算進去。”
顧偉一臉茫然:“土地?這土地都是國家劃撥的,不值錢呀。”
陳夏提醒道:“我要買下這幾家廠,是一定要連同地皮一起買下的,再過幾年,最值錢的不是工廠,也不是機器,而是地皮。
所以這樣,工廠3000萬價格我接受,另外,我再給3000萬,要求就是把土地產權一并賣給我們。”
顧偉不由陷入了沉思,有點懷疑人生了,有這么討價還價的?
花3000萬元,以溢價一倍的價格買下這四家紡織廠,這女婿是不是當年落水后遺癥又犯了?腦子進水了?
他哪里知道,陳夏以這個超高價買下四個廠,就是要堵住現在和將來的悠悠之口,不要被扣上一頂侵吞國有資產的帽子。
同時,也是做戲給省里和中央看,陳家代表的香江資本,是愛國港商,不是來圖內地便宜的,跟那幾個光捂地不開發的妖艷貨色不一樣。
比如某某缺德鬼,到處收購內地土地,到處收購工廠,然后就是不開建項目,弄幾個民工天天在那里瞎搗鼓,假裝開工建設的樣子。
然后在土地炒作最高峰的時候,慢慢拋掉捂了十幾二十年的土地,換成外匯就跑路了。
陳家不一樣,陳家是投資實業的,是為內地創造稅收、創造就業崗位的,是做到港資進入內地的模范生出現的,就連給錢都那么豪爽。
當顧偉將南瓜藤愿意用6000萬人民幣收購4家紡織廠的消息帶回,瞬間地區機關內就是一片歡騰,連李書記和韓專員都笑逐顏開。
1986年,越州地區一年總的財政收入不到4個億,但如果去除下面縣市,真正的地區本級財政收只有1.3個億而己。
現在南瓜藤一下子就給出6000萬,能不讓大家歡天喜地?
要知道財政收入地區還要上繳給省里一部分,真正到手的估計不足1億。
而南瓜藤的這筆購買紡織廠的費用,是不用上繳省財政的。
也就是說這6000萬是可是越州地區的小金庫,是可以自由支配使用的,這能不讓各級領導開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