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租金都是幾十萬起步的。
這要是能控制眾多市場里的其中一個,來個幾千個鋪面,算一下,將來可以值多少錢?簡直就是坐地撿錢的節奏呀。
而且哪怕不出租,陳夏名下有20多家小百貨廠,按目前的發展規模,將來成為行業老大問題不大。
到時不僅可以向沃爾瑪供貨,也可以通過義烏小商品市場賣貨呀,將產品賣到世界各地去,由此可見,擁有一座市場是多么重要的事情。
渠道為王的時代馬上就要到來。
結果當陳巧姑興沖沖跑到義烏去談判,給出了誠意最大的投資意向,都被義烏方面拒絕了。
義烏的領導非常硬氣,他們的想法就是市場必須控制在政府手里,由政府投資,以避免將來的投機炒作之風,破壞市場的繁榮局面。
陳夏聽聞后,也是一臉無奈。
陳巧姑還是有點不甘心,“小夏哥,要不咱們找找關系?既然你這么看好這個投資,咱們應該參與進去呀。”
陳夏搖搖頭:“算了,義烏的領導做得沒錯,他們也回絕我們的投資,寧可咬牙自己建市場,這個做法是正確的,也是頂了不少壓力的。”
市場最怕什么?最怕的就是租金太貴,利潤太薄。
如果小商品市場都掌握在了企業或者私人手里,那么將來的管理就會非常無序,炒作之風盛行,這個市場就毀了。
陳夏雖然可以說動準丈人幫忙,但這樣以權壓人,將來是要被義烏人抽脊梁骨的。
他可不想背負這樣的罵名。
當一臉郁悶的陳夏回到家里,碰到一臉春風得意的老丈人時,就將自己碰到的投資困局跟這位“諸葛丈人”說了一下。
顧偉在飯桌上一邊給小悠悠喂飯,一邊鄙視的看著女婿。
“我說你笨不笨吶,你既然這么看好小商品市場的前景,那干嘛一定要投資義烏?為什么不在越州自己新建一個小商品市場,跟他們打擂臺?”
陳夏咬著筷子,疑惑不解?
“跟義烏打擂臺,咱打得過嗎?人家可是世界第一。”
“世界第一?”
這下輪到顧偉疑惑了,“義烏小商品市場什么時候變世界第一了?我怎么不知道?”
瞬間,陳夏就驚醒了,心里不斷暗罵自己。
“哎我艸,真是慣性思維害死人呀,這重生都9年了,怎么腦子還不徹底轉過彎來,義烏小商品市場,八十年代還處于猥瑣發育階段,又不是后世的世界第一,怕個鳥啊。”
現在的義烏小商品市場是什么樣的呢?
市場就是一個個攤位組成,上面是鋼化棚,唯一硬化的就是路面是水泥的,大家交易都是現金的方式,然后手拉車是主要運輸工具。
那些來批發的人,拎著大包小包,用自己的一身蠻力去火車站,然后天南地北去搞推銷。
整個市場非常落后、原始,這也是義烏的領導的眼光,想著要將市場升級,搞成“商場”的模式。
可這杯羹,人家不想分,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