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瑞已經等在了大廳里,一看陳夏從出租車上下來,急忙跑了過來。
“喲,我說你小子大熱天穿著西裝領帶的,熱不熱呀。”
陳夏手里抱著外套,心里直喊MMP,想不到這年頭,想打一輛有空調的出租車都沒有,最后只打到了一輛黃色的小面的。
“別提了,這小面包我也是服了,開得飛快,我這屁股全程都沒有沾到座椅。”
“哈哈,你可不要小看這小面的,據我所知政府以后是準備大力提倡的,別看人家開車辛苦,一個月賺三五千根本不成問題。”
“嚯,那比我工資還高啊。”
許瑞一把攬過陳夏的肩膀:“走,你這位大老板自從公司成立之后就沒來過,膽子也真夠野的,就不怕被我給貪光了呀?”
陳夏心情也很不錯:“你敢貪了公司的錢,以后我讓你三個外甥天天去你家白吃白住,吃窮你這個舅舅。”
“哈哈哈~~~~”
陳夏嘴上說得好聽,怎么可能真的完全將公司百分百交到許瑞手上?
說到影視行業,八九十年代的香江絕對是亞洲中心,這方面的人才如過江之鯽一般,大大小小影視公司加起來有幾百家之多。
所以陳淑琴特意收購了一家瀕臨破產的影視公司,將相關的職員都請到了內地這家“四季影視公司”任職。
許瑞負責找項目,畢竟他是地頭蛇,又有比較深厚的背景,所以求他投資的影視項目非常多。
而香江的相關專業工作人員的職責,就是對這些項目進行評估、鑒別、審核、預算以及相關后續的收益分配問題。
要知道娛樂圈的水是非常非常渾的,
陳夏也之所以沒去香江投資影視項目,那是因為他一個什么都不懂的資本入場,最后肯定會被娛樂圈里的人坑得連褲子都不剩。
比如人家陳可新導演的劇組,一頂破草帽都要6000元,一張海報就是上萬元,內地投資者被坑得吐血。
香江如此,好萊塢更歷害,當年索尼進去,一口被好萊塢坑掉了幾十億美元,連個水花都看不見。
明明你的電影上映大獲好評,票房可觀,可是最后一算賬,居然是虧本的,你要查賬都查不出來,人家娛樂圈內部都有一套潛規則。
陳夏之所以敢在八十年代末投資內地影視圈,其實更多的是為了打響“四季影視”的牌子,為九十年代后期影視商業化做準備。
這年頭內地的電視劇也好,電影也罷,有幾部是賺錢的?
電影房票分成?
哪怕你找了一些監票員在大城市的電影院盯著也沒用,人家該偷你的票房照偷不誤。
至于國內什么地市級、縣鄉一級的電影院,人家的票房你想也不要想,一分錢都不會給你。
電視劇也一樣,你賣了首輪播放權還好,是賺還是虧就是一把糊了,剩下的二輪三輪人家就不付錢了。
至于地方電視臺,人家壓根就沒有付版塊費的習慣,你打官司去討要?你打得過來嗎?
再說了,用不了幾年,錄相機、VCD開始要進入千家萬戶了,盜版問題將是一個最頭痛的事情。
所以確切來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并不是一個好的資本入場時機。
陳夏的心態非常好,影視公司只要能保本就可以了,能小賺那都是意外之財。
當然“四季集團”有一個眾人都看不透的合同要求,將來的“網絡版權”將永久性歸四季影視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