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機。
目的地,魔都。
沒有團隊,因為現在這一塊還比較白,集團公司事務繁多,暫時也無力顧及這一塊。
好在問題不大。
當飛機降落魔都機場,很快團隊就組建起來了。
成員十多個,都來自海外,其中將近半數是華人。
而這,只是三個團隊中的一個。
團隊有了,也帶來的方案。
陳遠并沒有著急帶人去談,而是在一位受命而來的軍官帶領下,先行參觀了華虹總部,和一條生產線。
完事,找了個地方,跟原電子工業部部長,現華虹掌門人胡啟坐了下來。
“都不是外人,那些虛頭巴腦的,我就不說了,來,喝茶,華虹能不能好起來,就看你給多少飯吃了!”
很實誠的一個人。
也很風趣。
清楚知道這個年輕人的來歷,能量,胡啟一點架子都沒有,親自倒茶,連賞飯吃這種話都說出來了。
陳遠受寵若驚,趕忙謝過:“胡總言重了,據我所知,華虹的經營狀況應該沒那么難吧?”
“難啊!”
“怎么不難?”
“的確,一開始是不難,甚至還過了一段時間的好日子,可是,那都是過去的事了。”
“……”
胡啟便開始訴苦。
倒也沒別的,主要是,華虹最大的靠山,也是訂單來源,NEC倒了。
當初日本NEC勢大,為了打壓,美帝開始扶持三星。
便是那樣一種情況下,為了自救,NEC跟華虹合作,成立合資公司,不但給了技術,還給了訂單。
那段時間,華虹小日子過得挺滋潤,靠著NEC的訂單賺了不少錢。
可是,小NEC到底是沒干過美帝。
好日子不長,就在零二年,NEC被美帝打手三星打趴下了,被迫剝離半導體業務。
從此,華虹便斷了糧,窩窩頭不至于沒有,可菜里,是真沒油。
這也是當下國內晶圓廠普遍面臨的問題,那就是國內市場狹小。
國內市場狹小,想要生存,就必須要有外部訂單。
有外部訂單,才能有利潤,有利潤,才有能力投資研發提高技術水平。
這樣才能實現良性循環。
否則,都吃不飽,肚子都餓著,憑什么發展新技術,可不得一直跟在人家屁股后面吃灰?
也正因為此,陳遠這次到訪,不管胡啟,整個華虹上下,都十分重視。
因為誰都知道這大哥手里有錢!
也因為,種花集團雄心勃勃,準備挺進手機制造行業的事幾乎人盡皆知!
聽完,陳遠也理解了,華虹現在的日子,是挺難的,失去了NEC的訂單,就能做做手機卡,IC卡。
便道:“合作應該是沒什么問題,實不相瞞,我這次過來,是想尋求手機基帶芯片的代工,為此,方案我都提前準備好了。
只是價格,產能,以及生產工藝水平能否達到,這些問題,感覺還是要仔細研究探討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