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是必然的。
歸根結底,這并不是一次純商業的合作,而是有更長遠的考量。
若非如此,也不至于專門找人牽線,還特意選了技術水平并不如何高明的華虹。
但這并不意味著沒有原則。
首先,華虹方面必須確切的證明,技術水平沒問題,可以做出符合要求的東西,否則,再強烈的意愿,再長遠的考慮,都是浮云。
其次,產量方面,得滿足要求。
這一塊,多的不說,一個月,一百萬枚基帶芯片,必須要能夠保證。
如果達不到,也不是一定不能合作,但是就會比較麻煩,因為還要尋找新的代工廠。
最后,價格得合適。
說白了,可以不要求最低價格,甚至說,稍微高那么一點點,也沒事。
但是,太高,當豬宰,那就沒得談了。
真要是那樣,那沒辦法,只能另外找代工廠,重新談。
胡啟也不傻,陳遠的意思,一聽他就明白了。
而從他的角度出發,這些話釋放的,其實是利好。
在他聽來,這話的意思是,只要技術水平沒問題,產能跟得上,價格合適,合作就沒問題。
這里面,關于產能的要求,又格外有意思,因為這意味著,訂單不會小。
便笑著說道:“有陳總這話,我就放心了,這樣,我回去組織準備一下,明天上午,陳總你帶著方案來,咱們先碰了一碰,看看技術工藝有沒有問題。
要是有問題,我們爭取盡快解決,要是沒問題,再談產能,價格,如何?”
其實還是很有信心的。
公司的技術水平,多先進不敢說,但一般的東西,絕對做得出來。
若非如此,陳遠不可能特意找上門來,當初NEC也不可能放心的把訂單交付。
這也意味著,這次合作最大的障礙,其實不存在,真正需要考量的,是產能跟價格。
而產能其實是好解決的。
且不說會不會不足,就算不足,又怎樣?
加生產線不就完了?
至于價格,那就更簡單了,說句不好聽的,你總不能讓我虧本吧?
只要不虧本,少點也沒事,訂單量大,能保證長期合作,是一樣的。
從這個角度說,他也真心希望陳遠的手機業務能做起來,因為這是國內市場,是真正觸手可及的訂單。
這樣一來,契機就形成了。
這天回到公司,胡啟組織了一場技術研討會,問題就一個,手機芯片,能不能做!
答案很明確,顯然,是能做的。
只要不是九十納米,只要不是最頂級的,只要,不用出設計方案,都能做。
這也是代工模式最大的特點。
單純的芯片代工,專注于芯片制造封裝和測試工藝,不涉及芯片設計。
行業內,這種模式稱之為Foundry,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臺積電。
在此之外,還有另外兩種模式。
一種稱之為Fabless,即無工廠芯片供應商模式,也就是,只管芯片設計與銷售,具體的制造封裝測試,都外包。
采用這種模式的很多,海思麒麟,高通,乃至于蘋果,都是。
最后一種,便是IDM。
這個簡單,一句話,從設計,到制造,封裝,測試,銷售,一條龍,全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