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德州儀器,英特爾,便是這種模式的代表。
三種模式,優劣暫且不說,反正,能做。
這樣就好辦了。
能做,代表拿下訂單的希望很大,頂多就是小范圍的進行一些技術調整。
而這種訂單,利潤,是遠高于手機卡,IC卡的。
接下來要考慮的,就是產能,價格。
價格沒說,但是產能,已經有基本要求,那就是,每月不低于一百萬枚。
在這個基礎之上,越多越好,最好每月能有兩百萬,甚至三百萬。
這是一個很讓人興奮的消息。
每月不低于一百萬,那就算一枚芯片賺十塊錢,一個月,也有一千萬的利潤。
要是兩百萬,三百萬……
那太美了,那小日子,絕對頓頓有肉,吃到膩。
卻也很讓人發愁。
原因很簡單,產能不足,一百萬可能沒問題,努努力,能辦到,可兩百萬,三百萬……
皇上,臣妾辦不到啊!
便是這樣一種情況下,轉天,擬合作雙方,一同在會議室落座。
先看設計方案。
陳遠沒著急。
胡啟也沒著急。
一直等到己方技術骨干看完,胡啟才開口問道:“怎么樣,技術上有沒有問題?”
負責人搖頭:“沒問題,整個方案,對于工藝的要求并不高,咱們完全有能力勝任。”
這就是代工廠。
代工廠只負責做,至于方案如何,做出來的東西到底能不能達到設計要求,滿足使用,那是設計方的事。
然后,每個代工廠,都有絕對的義務,為芯片設計方案保密。
胡啟這會也松了口氣,轉而問道:“那你預計,多長時間能拿到樣片?”
“快的話,兩個月就差不多了。”負責人答道,沒說的是,不保證能用。
事實上,這也是行業常態。
樣片,就是試生產做出的樣品,這個試生產的過程,便是俗稱的流片。
流片成功,則意味著,性能達到設計要求,量產可以迅速展開,很快就能拿到批量制作的成品芯片。
反之,那就是設計有問題,得修改,重新流片。
關于這個事,行業里也有說法,那就是,流片失敗很正常,但你要老失敗,那公司遲早關門。
因為流片的成本很高。
越高的工藝節點,成本越高。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在芯片設計完成之后,正式聯系代工廠流片之前,模擬的仿真測試很重要。
通過專業軟件,進行電腦端的模擬仿真測試,可以有效的發現設計缺陷,及時修正,從而保證流片成功率。
這些問題,原本陳遠也不懂,現在倒是不那么小白了。
可即便如此,他還是沒想到,流片需要的時間那么長,居然要兩個月以上。
如此,也難怪說流片跟流產差不多,不是你想流就能流的,兩次流片之間的時間間隔,動則半年以上。
這也愈發凸顯設計水平和模擬仿真的重要性,否則,多流個幾次,等成品出來,直接都落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