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塊是單獨列出來的。
就像電腦和手機,其本身盈利能力尚在其次,主要還是作為一個平臺,來承載公司各種各樣的項目產出。
同時,樹立一個整體的,良好而高端的品牌形象。
但本身盈利能力也不容小覷。
超市,有賺錢的,有不賺錢的。
賺錢的超市里面,有小賺的,有大賺的,有賺得盆滿缽滿的。
如果說這里面有鄙視鏈,那么,公司旗下的連鎖超市,就在鄙視鏈的最頂層。
單店單日平均穩定破五十萬的銷售額,加上走中高端,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近百分之二十的利潤,使得一家店,頂家樂福十家不止。
營收利潤自然也就驚人,上一季度,包括海外店,總共三十家,總銷售額逾四百億,凈利潤,超八十億。
這還僅僅只是超市層面的。
也因此,加上藍天娛樂及所屬白云唱片,最終結果是,上一季度,集團公司凈利潤,達可怕的一百五十八億!
按照這樣的趨勢,全年凈利潤,穩破六百億大關。
當然,也不是沒有問題。
問題很明顯。
突出表現在實體行業的布局產能,跟連鎖超市這個平臺的口碑需求,不匹配。
簡單來說,就是大家都相信,但凡有經濟能力的,都愿意來超市消費,可是,超市里的東西,總的來說還是太少。
這種少,既是品類不夠豐富,也是數量不夠。
此外,如電腦手機這些,接下來一段時間增幅有限,連鎖網吧更是陷入瓶頸。
這也問題也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解決的,是以看過,簡單做了些批示,他開始看第二份簡報。
這份是集團公司以外的。
這里面東西就多了,有國內股市變化,有微軟摩托羅拉諾基亞等不同領域競爭對手的情況,有國外個人電腦市場競爭態勢,等等。
連國際糧價波動石油價格波動都有,五花八門。
看起來也都不錯。
國內A股的牛市,如記憶中一樣來了,而且似乎來得比記憶中還要洶涌。
微軟不好過。
摩托羅拉,諾基亞,巨頭仍然是巨頭,就是在國內忽然不那么吃香了。
國內的手機同行更不用說,日常工作就是罵,噴,批判。
雅虎看著還行,YouTube的發展,終究還是起到了續命的效果。
谷歌發布了原始的安卓系統,而今,正在橫縱連橫,組建聯盟,往后圈子里,大家都是好朋友。
臉書發展迅猛。
事實證明,老外其實也喜歡偷菜,伴隨著偷菜之風吹遍全球,臉書的估值,正式來到驚人的一百五十億美元大關。
微軟剛做了一筆兩億四千萬美元的防御性投資,在臉書占股百分之一點六。
有趣的是,港島老李也投了六千萬美元,占股百分之零點四,然后,國內山寨版的臉書,“校內網”,出現了。
推特發展也很猛,現在,幾乎就是國民軟件,不光好萊塢,就連歐美各國元首,也入駐了。
不好的是,被迫引入了更多資本,估值上到四十億美元,掌握的股份,掉到了百分之五十以下。
當然,這些簡報上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