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他并無真才實學,乃是憑借著侯爺身份,才坐上這兵魁的位子。因此他只是明面上聽從沈欽之命,如今天高皇帝遠,更不妨礙他龐征動甚么其他小心思。
且說此人之所以能一直身處如此要職,皆是因其雖比不得那張三爺,但也確實有萬夫不擋之勇,又因其統領鐵騎軍已久,深知騎兵布陣要義,才未被撤換。更重要的是,他原是前兵魁盧參戎帳下的一員猛將,也是盧參戎親手提拔才坐上今日這個位置,故而龐征真正敬佩的人乃是賞識提拔他的伯樂盧參戎,而非沈欽。也正因沈欽替代了盧參戎的位子,叫龐征心中百般不平,愈發憎惡那確有深謀遠慮的封天侯。
先前盧參戎只因任人唯才,見他性情雖暴,更有瑕疵無數,但實是一員將才,若是指揮得當,運用有方,則能成為攻陷姜國的一把利刃,故而一直將其收在身邊悉心調教,奈何這龐征無有出息,不知長進,依舊我行我素,盧參戎也只得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好在盧參戎在時,這龐征還知道收斂,有些分寸,盧參戎被削去軍職后,他便逐漸暴露本性。
但這沈欽并不是不知其中原委,也深知此龐征心中厭惡不服,但他并未深究,也并不在意,而是照常用之,小心謹慎。沈欽的部下親信曾勸他更換先鋒鐵騎軍的指揮將領,但卻被沈欽駁回。他曾說道:“龐征其人,性暴寡德,好酒色,但作戰實勇猛。若妥善用之,盡其才,則有萬夫不擋之勇。其實未雙刃劍,須得小心謹慎,步步為營,若不能,則易招致大禍。”
可不想今日,沈欽心心念念,懼怕發生之事,卻在悄然之中開始。
看那龐征,膀大腰圓,步伐穩健,于黑夜之中在群山北側漫步緩行,查探地勢,好似一座會挪動腳步的泰山,甚是威武。忽地登上一處紅巖高石,居高臨下,眺望遠方,自始至終都是一副憤懣難平的神情,叫身旁隨行軍士戰戰兢兢,不敢高聲。龐征遙指南方,問身旁軍士道:“汝可知前方是何所在?”
身旁軍士聞言不敢怠慢,亦不加思索,當即躬身抱拳,渾身顫抖,戰戰兢兢的回答道:“回稟......回稟龐將軍,前方二十里乃是姜軍的赤霞山大營,由姜國大將軍孟克及其二子率兵鎮守!姜軍此行數萬大軍皆屯于山上,居高臨下,易守難攻......”他自以為說的完備詳盡,無可挑剔,卻仍未說在那龐征的心坎上。
那火爆脾氣的龐征亦是沒有絲毫猶豫,當即甩開手中馬鞭,懸腕抽動幾下,那漆黑的馬鞭抽動著獵獵風聲,叫人不寒而栗。身旁軍士全然來不及轉身逃開,便被那龐征扯住肩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就狠狠落下一記鞭子。傳聞這龐征手中馬鞭,鞭打石頭能使其盡裂,鞭打生鐵亦能留下痕跡,軍中更有戲言稱,龐征手中鞭,遠比他那蛇矛更要絕。
眨眼睛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