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了“長槍兵格拉倫特”號的參戰銘牌,魏斯當機立斷,率領第1小隊迅速撤出加煤補水站,遁入西南面的樹林。
在突襲者撤離之后,加煤補水站終于響起了凄厲的警報聲。過了約莫半個小時,一艘體形較二級巡防艦大了近一倍的飛行戰艦從東面飛來,殺氣騰騰地抵達加煤補水站上空,在離地百米的空中懸停。不到五分鐘,三十多名陸戰兵籍由速降繩和吊框降落地面,聯合原先駐守在這里的陸軍士兵編成若干搜索隊,氣勢洶洶地撲進樹林……
當敵方第一波空地聯合搜索行動緊鑼密鼓地展開之時,在離加煤補給站大約20里的密林中,魏斯的小隊已經停止移動,潛伏下來。這群來自阿爾斯特自由聯邦頂級陸軍院校的學員開始施展平日所學,依托地形構筑起一個隱蔽的伏擊區。
在這個伏擊區東側,魏斯和尼古拉雙雙蹲在離地三四米的樹干上。視線中,敵方飛行戰艦的探照燈光束正在樹林上方游移,而在枝葉繁茂的樹林深處,隱約可見若干光點在左右晃動,那是敵方搜索隊的手電筒。
“來了么……有多少人?”尼古拉低聲問道。
魏斯早已數好:“十四個!”
“十四個?”尼古拉學著魏斯的模樣,瞇眼皺眉,然而在這樣的視覺環境下,除了能觀察到有敵人在前方活動,別說是精確的人數,敵人究竟是個位數、兩位數、三位數,他都無法做出判斷。
盡管尼古拉沒有發問,但從他的語氣里,魏斯聽出了他想要問的問題,于是咧嘴道:“呃……這是天賦異稟的能力,無法傳授或復制,實在沒必要念念不忘。”
“好吧!需要我回去傳達戰斗指令嗎?”
“當然!去告訴大家,行動開始后,速度一定要快,要猛沖上去繳掉‘敵人’的武器,絕對不能讓他們使用信號彈和焰火棒!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可以用拳頭和槍托,如若對方有人受傷,責任由我一力承擔!明白了?”魏斯道。
“當然!”尼古拉動作敏捷地爬下樹,一溜煙兒消失在了黑暗之中。
魏斯瞇眼注視著東北方,不得不說,在軍事領域,特別是在戰場上,“敵我識別系統”能夠在各種惡劣環境中發揮積極作用,其意義不亞于雷達此次登上歷史舞臺,若是能夠普及開來,哪怕一個營只配備一個,也能夠對敵人構成壓倒性的技術優勢吶!
可惜以這個時代的生物和電子信息技術,即便再過一個世紀,恐怕也掌握不了這種意義長遠的軍事技術。換句話說,自己的這門絕學,可以讓自己在軍界達到超乎想象的高度,也能夠給自己效力的軍隊和國家帶來超乎想像的益處,乃至成為主宰戰爭勝負的存在!
見敵方搜索隊越來越近,魏斯也動作輕盈地爬下樹,緊隨著對方的節奏緩緩退向己方伏擊圈……
二十分鐘后,14名士兵一個不少地被巴斯頓學生團的學員們按在地上,他們反抗過,掙扎過,嘶喊過,有一個人甚至點燃了焰火信號棒,但是就在轉瞬之間,一名學員將它奪了過來,插進了濕潤的泥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