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曼人的進攻漸漸淪為強弩之末,聯邦軍的反擊號角卻不是從哪一座城市吹響,而是從空中吹響。以奧城等地為前進基地的聯邦空軍,派出數以千計的超遠程重型轟炸機和攻擊機,浩浩蕩蕩的越過西線,越過莫納莫林山脈,對諾曼帝國及其盟友展開戰略轟炸。
毫無疑問,在奧倫斯星球上,還從未有過哪個國家開辟過如此漫長而又艱險的不落地攻擊線。從奧城飛抵諾曼帝國東部工業重鎮托薩,直線距離達到了6000里。即便是在天氣條件非常好的時候,這也是一段往返需要近20個小時的超長航程。
聯邦軍所使用的的超重型轟炸機,是基于戰爭初期在西線投入的重型轟炸機進行了升級,他們以人造新源石技術和空氣動力學原理相結合的方式,推生出了重達數百噸的空中飛行器。因為是以常規材料為主,包括鋼鐵、鋁合金以及化學原料,基本上不受星源石產量限制,正好適合發揮聯邦資源和工業的特點。
于是,在接下來的時間里,留在洛林堅持抗擊諾曼人的游擊人員時常可以看到天空中呼嘯而過的龐大機群。它們飛行在超過3萬尺的高空中,無懼于諾曼人的攔截阻擊,將威力巨大的炸彈帶到諾曼人的腹地去,這種以科技和工業實力碾壓傳統軍事戰術戰略的方式,讓精于軍事的諾曼人無可奈何。
隨著這種超遠程轟炸線路的開辟,洛林抵抗力量悄然承擔起了另外一個角色,那就是救援轟炸過程中受損迫降的聯邦軍轟炸機上的飛行員。在敵占區進行這樣的行動,不僅僅需要勇氣,更需要智慧和一些運氣。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魏斯和他的伙伴們將主要精力從襲擊作戰轉到了為迫降在洛林的己方轟炸機飛行員提供救援上,洛林民眾對于這種行動也格外的支持,他們利用自身條件將幸存的聯邦軍飛行員藏匿起來,躲避諾曼人的搜捕,然后又將他們輾轉送往聯邦控制區。
持續的大規模戰略轟炸漸漸改變了戰爭形勢,諾曼帝國的戰爭潛力不斷削弱,前線部隊的裝備彈藥開始出現數量和質量的下滑,同樣遭到聯邦軍大規模轟炸的威塞克斯更是搖搖欲墜。掌權的軍官團早已發生分裂,堅持獨立自主的一派,對投靠諾曼人的一派不滿已久。在下層軍官士兵以及民眾的支持下,他們積蓄力量,而后發起軍事政變,迅速宣布退出戰爭。
諾曼人當然不會坐視北部的最大盟友抽身而出,也不可能容忍聯邦軍得到一個穩定的北線。于是,諾曼軍隊對昔日的盟友和仆從舉起了屠刀。短短兩個星期之內,威塞克斯新政權及其支持者便遭到了諾曼人的血腥侵襲,在這之后,威塞克斯徹底淪為一盤散沙。
威塞克斯亂成一團,聯邦軍高層自然不會錯失這樣的機會。他們旋即在北線發動了猛烈的戰略反攻,只用了一個星期時間便將從北境侵入聯邦的敵軍趕出了國界線,而后徐徐圖之,以精銳部隊進入到威塞克斯境內,并與威塞克斯抵抗力量達成了合作協議,幫助他們將諾曼軍隊趕走,在戰爭結束后,維持威賽克斯的獨立性,且不對他們卷入戰爭進行戰敗性的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