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梁群風確實水平高,如此一來對一助二助的要求也不是那么高,畢竟是臨時團隊,也沒辦法精益求精。
“我們先做左上臂的骨骼牽引。”
梁群風一邊拿著手術刀動手,一邊開口解釋:“人體的肌肉附著在骨骼之上,肌肉本身就會對骨骼有一定的拉伸作用,大家都是學醫的,應該也知道,骨骼之所以能夠活動,也正是因為肌肉的牽引力造成的。
這種牽引力在骨骼病變,骨折的時候,往往就會對骨骼的復位遷移造成一定的影響,對于一些復雜的部位或者特殊的患者來說,在單純的手法復位難度大,容易造成骨骼損傷的時候,我們就可以采用外科手段,隔開一部分肌肉,減少肌肉對骨骼的牽引,然后再運用手法復位......”
說著話,梁群風已經劃開了患者的肌肉,一層一層,在不傷害患者神經和血管的同時,裸露出患者的骨骼。
方寒站在邊上一邊看一邊結合中級正骨摸索。
正如梁群風所說,人體的肌肉會對骨骼造成一定的牽引,這種牽引往往在手法復位的時候會成為一種阻力。
對于一些特殊的地方,亦或者類似于眼下患者這樣有一定的骨質疏松的情況下,牽引力過大,強行復位就不怎么合適。
這個時候隔開肌肉,減小肌肉對骨骼的牽引或者擠壓,然后再用手法復位,難度就會小很多。
而同時,這種中西醫結合的正骨手法比起單純的西醫手術,具有開刀的面積小,造成的創傷小,恢復快。后遺癥小等優點。
如果說單純的運用西醫骨傷療法,有可能會有十公分的傷口,那么這種中西醫結合的療法,有可能只需要五公分亦或者三公分......
梁群風繼續講解著:“所以我們在手術之前,必須對患者的傷患部位非常了解,了如指掌,這樣在手術的時候,才能準確的選取最佳的開刀部位,什么部位對患者的創傷最小,同時卻能最大程度的減小肌肉的牽引力或者擠壓力......”
說話的時候,梁群風的手底下并沒有閑著,他的手法很穩,速度卻一點也不慢,看上去不花哨,卻非常流暢,行云流水。
前幾天方寒還覺得梁群風有些徒有虛名,因為在手法上梁群風的水準也就是中級正骨的水準,可梁群風的名氣卻一點也不比廖一鳴差。
今天見識到了梁群風手術,方寒才真正明白,為什么梁群風在骨傷領域會有不弱于廖一鳴的名氣,以梁群風的外科水準,再加上他的正骨手法,強強結合,足以讓他在骨傷領域有一席之地。
“下面我們進行手法復位。”
梁群風在患者的傷患部位劃出一定的傷口,然后又確認了一下傷患部位的情況,這才開始運用手法復位。
因為骨折部位的肌肉已經被隔開,裸漏出的里面的骨骼,所有人都能清楚的看到患者骨折的部位是什么情況,這種情況下再用手法復位就簡單了很多。
梁群風一手抓著患者的手腕,一手抓著患者的骨折上方,一只手輕輕的抖動,隨著梁群風有節奏的抖動,所有人都能清晰的看到,患者原本移位的部位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緩緩的復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