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方很簡單,只不過石鵬林之前就完全沒有想到。
不是不知道,也不是不懂這個藥方,而是辯證不清,診病不明,亦或者思維完全被局限在了“中耳炎”三個字上面。
“這是方子,您拿好!”
宋恒云拿起方子,在上面簽了字,然后遞給青年,柔和的道。
這個方子之前方寒簽過字了,只不過方寒不是人家醫院的醫生,這個方子青年拿著也是沒法在醫院抓藥的,宋恒云簽了字,那就不同了。
“謝謝宋老,謝謝方醫生!”
青年起身道了聲謝,他剛才聽出方寒的名字了。
“石主任,謝謝您,我就先走了。”
青年也向石鵬林道了聲謝。
宋恒云是石鵬林請來的,在這一點上,石鵬林對青年患者的事情也算是上心,對方道謝也是應該的。
“您慢走!”
石鵬林點了點頭。
等青年患者出了診室,宋恒云這才道:“小石啊,你們這些人,下了臨床這么多年了,都成了主任醫師了,怎么還是放不開思維呢?”
“見病醫病,醫家大忌。”
宋恒云語重心長的道:“名醫的過人之處就在于常常能在錯綜復雜的癥狀重找出疾病的關鍵所在,臨床其實才是最容易進步學習的地方,只可惜........”
宋恒云說著說著,也不說了。
有些事不是那么簡單的。
比如這么大一家醫院,為什么分這么多科室,為什么諸如石鵬林之流,已經是主任醫師,科主任,思維卻依舊如此局限。
這不是某個人的錯。
作為秦州省中醫藥大學的資深教授,宋恒云很清楚,有些事不是一個人兩個人的錯。
像現在很多中醫醫院,其實都是類似于秦州中醫醫院這樣的醫院,是中醫藥大學的附屬醫院,醫院的不少醫生都是從學院出來的。
準確的說,現今社會至少有一大半的中醫人都是批量復制出來的。
石鵬林沒吭聲,深深的嘆了口氣。
之前有類似于宋恒云一類的老前輩給他說這樣的話,他都是不以為然的,自己好歹幾十年的臨床經驗了,確實是比不上一些老資格,可最起碼水平還是可以的吧?
可今天,他卻在方寒面前被方寒說的是啞口無言,一句反駁的話都說不出來。
石鵬林清楚,他剛才之所以沒話說,并不僅僅是因為得罪不起方寒,怕得罪方寒,更多的是,人家方寒占理了。
在醫學這個領域,資歷、出身確實占有優勢,可最關鍵的其實還是水平,倘若今天方寒水平不行,哪怕是郭文淵的學生又如何,哪怕是葉向云的師兄又如何?
真要能把方寒這么一位年少出名,師出名門的年輕新秀踩在腳下,哪怕是他石鵬林這樣的資深主任也是倍有面子的,只可惜,他石鵬林沒這個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