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反映這個土地被私自承包外,還有背靠高速公路的居民區噪音過大,窨井蓋堵塞溢水,城市內河有異味……面對大家反映的各種訴求,張峰認真聽、仔細問,現場探討解決辦法,并海山縣有關部門妥善解決。
最終他對陪同在現場的海山縣主要領導干部說道:“城市地塊開發前,一定要科學規劃、全面評估,從源頭上解決影響人居環境的各種問題。”
“窨井蓋堵塞溢水,城市內河有異味,歸根結底是規劃建設管理問題。”
“要按照事權,厘清屬地和部門的責任,快速有效為群眾排憂解難!”
“每一名干部都是信訪干部,要把群眾的呼聲作為第一信號。”
“信訪是群眾反映訴求和意見的重要渠道,信訪工作是檢驗干部群眾觀念、業務能力、工作作風的重要標準,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暢通信訪渠道,并安排更多干部來做好信訪工作。”
張峰還強調,要完善問題及時主動發現、有效解決閉環機制,落實“舉一反三”解決面上問題的措施,持續深化信訪領域數字化改革,確保快速了解社情民意、全面提高矛盾糾紛化解效率。
信訪工作的本質是群眾工作,是為了解決人民內部矛盾,各級各部門要帶著責任、帶著感情化解矛盾糾紛。
過了幾天,張峰提議召開東華市信訪工作會議。
會議通報了全市今年上半年信訪形勢及下步工作建議,各區縣(市)委主要負責人匯報了本地今年上半年信訪形勢及下步工作措施。
會議通報了海山縣在省道交匯處和入城口處(間距不到500米)建設兩座高達28米、寬達145米的秦漢仿古城門、以及兩個遠離居住區的景觀廣場。
海山縣的財政經費并不充足,主要領導并沒有將有限的財力優先用于民生改善,甚至出現部分鄉鎮干部工資獎金遲發現象,卻又舉債在城市出入口“造景”、“造門”,盲目立項、搞“形象工程”。
會議上通報時任海山縣委書記受到黨內嚴重警告、政務記大過處分,時任縣長受到黨內警告、政務記過處分。
同時東華市還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意見》,要求在鄉鎮黨政人才隊伍建設上,落實鄉鎮工作補貼和艱苦邊遠地區津貼政策,確保鄉鎮機關工作人員收入高于縣直機關同職級人員。這樣的政策保障為鄉鎮干部工作注入“強心劑”。明確所需經費由東華市進行轉移支付。
張峰在解釋此政策時,說道目前部分地區鄉鎮干部確實面臨工作與生活的雙重壓力,應引起重視,將津貼補貼、職務職級、帶薪休假等制度落到實處,及時撥付資金,不得拖欠挪用。此外,還應特別加大對夫妻異地分居、服務年限較長的鄉鎮干部的關心關愛力度,更好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
在會議最后,張峰在充分肯定全市信訪工作成績后強調,各級各部門要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績效導向,做深做細做實信訪工作。
一是接訪走訪下訪務必到位。各級領導干部心里要始終裝著群眾,人人當好信訪干部,事事負起責任,時時直面問題,經常深入基層,主動走進群眾,廣泛征求民意,確保矛盾糾紛有效化解、政策舉措精準務實,為群眾創造良好環境、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