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瓦格納”特別部隊也要好好研究一下,怎么把自己的“佯攻”任務執行好、更好地配合帝國在另外三座城門的主要攻勢。
所謂“佯攻”,其實有三重境界:
最好的“佯攻”,當然是雷聲大雨點也大,直接讓城中的聯邦守軍誤判局勢,以為奧勒良之門才是帝國的主攻方向,直接把主力部隊調到北門防守,導致荊棘城西方的三座城門像是剛拿到嫖資的妓女一般,不設防地對帝國軍主力敞開雙腿;
差一點的“佯攻”,則是保證能夠牽扯光榮聯邦的一部分精力,迫使他們在應對西方三座大門的攻勢同時,時刻注意著防備奧勒良之門的霜楓嶺武裝,以防這幫荒原暴徒突然暴起,瞬間佯攻變主攻;
最次等的“佯攻”,則無疑是霜楓嶺這邊彈藥箭矢白白耗了一噸又一噸,卻始終沒能讓城中的聯邦守軍相信,帝國軍有可能將主力部隊放在奧勒良之門這邊。最終的結果就是,帝國和聯邦在西方狠狠打了個爽的,霜楓嶺卻一直在北邊演戲給猴看,屁用沒有。
夏侯炎對“瓦格納”特別部隊的家底心知肚明,知道以這三千人的兵力規模,是斷然不可能讓城里的聯邦獸人誤判主攻方向的——再傻逼的指揮官,也不可能指望靠三千人打下“神賜堅城”荊棘城。
所以,霜楓嶺在攻城戰中的戰術目標應該是這三層境界里的第二種:只要能幫帝國主力牽扯一部分的聯邦守軍,就算成功。
有時候,改變戰場局勢的可能就是那么幾百上千人,說不定聯邦守軍往奧勒良之門多派一個旅團,就打破了西方三座城門的防御臨界點呢?
只有在奧勒良之門給光榮聯邦演一出大戲,才能保證帝國軍的最終勝利,才能保證霜楓嶺在這場戰爭中賺一個盆滿缽滿:帶著人馬大老遠跑到荊棘城參戰,夏侯炎可不想最后坐著經濟艙打道回府。
(看完記得收藏書簽方便下次閱讀!)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