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8年,安南大亂,明世宗(嘉靖皇帝)任命仇鸞為都督,毛伯溫參贊軍務,屯兵鎮南關,準備入越。大兵壓境,莫登庸遣使至鎮南關請降,將安南土地冊及戶籍獻于大明。
1540年十一月,莫登庸與大臣數十人自縛跪拜,入鎮南關向明朝官員納地請降,明朝將安南國降為安南都統使司,從屬國降為屬地,改其十三道為十三宣撫司,各設宣撫、同知、副使、僉事,聽都統黜陟。
命莫氏為安南都統使秩從二品,世襲,三年一貢。名義上安南再入中國版圖,但實際上安南早已經是聽調不聽宣。尤其是崇禎年間,內憂外患,安南已是獨立王國。
至于日本,先不說倭寇之亂,1588年,日本太閣豐臣秀吉統一日本后,以朝鮮拒絕攻明為由侵入朝鮮。日軍攻陷朝鮮王京漢城,朝鮮國王李昖北逃義州,向宗主國明朝求援。明朝派李如松統領4萬大軍抗倭援朝,取得平壤大捷。
1597年正月,日軍14萬大軍再侵朝鮮。朝鮮二次求援,明朝調7萬兵力赴朝救援。日軍在豐臣秀吉死后難以為繼,遂從朝鮮半島撤退。
從此以后,德川幕府執政日本,閉關鎖國,兩國關系降至冰點。
無論是日本,還是安南,都不是善茬,而王泰這個戰爭狂魔,自然不會放過。
“高大人,可無論如何,王泰都是私自出兵,沒有朝廷旨意,等同于謀逆。這些事情,難道王泰不知嗎?”
鄭二陽的話,讓高名衡搖頭苦笑。
等候朝廷的旨意,恐怕永遠不會有眼前的局面了。
“王泰是大明的臣子,令皆出于總理衙門,朝廷又被置于何地,天子又被置于何地?”
鄭二陽愁眉苦臉,這王泰乾坤獨斷,已有反意。如果他反了,可比建奴、流寇的禍害大多了。
“王泰愛民如子,希望他不要……”
高名衡嘆息一聲。如今河南治下,絕大部分的底層百姓,都在河南都司各衛所名下。河南都司專門成立了移民司,來處理移民事宜。河南官方名下的土地,除了兩成的百姓所有,其余都是豪強官紳,宗室藩王。雙方各占一半,而人口卻是天壤之別。
這就形成了尷尬一幕,河南巡撫衙門下統計人口不到300萬,其余的700多萬,卻都在衛所名下。
“坤興公主芳齡幾何啊?”
高名衡幽幽問了出來。
其實不用問,他也知道。
“坤興公主今年十四,過了年就是及笄。他們要是成婚,王泰應該不會再三心二意了吧。”
鄭二陽自然明白高名衡的意思,只有公主下嫁,也許能讓王泰偃旗息鼓,能讓天下人安心。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到底誰才是那個風流人物啊?
“高大人,那些人在廣場上作甚?”
鄭二陽的一句話,把高名衡的目光給吸引了過去。
“鄭大人,下去瞧瞧!”
喜歡大明匹夫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大明匹夫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