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董士元就要攻打荷蘭人在瓜哇的巴達維亞時,他卻接到了王泰的軍令,讓他和荷蘭人談和,回師大明。
而王泰之所以這么做,也和大明國內的形勢相干。
內憂外患,李自成風生水起,繼攻占隴右,又揮軍西上,占領了河西走廊,其得到甘涼養馬之地,實力大增,與孫傳庭以扶風為界,大戰一觸即發。
以王泰看來,李自成今非昔比,而誅殺了賀人龍的孫傳庭部,由于秦兵精銳在歷次大戰中喪失殆盡,大多都是新兵,恐怕不是李自成的對手。
而那個所謂“沖冠一怒為紅顏”的千古第一漢奸吳三桂,生死關頭,果然是屈膝投賊,開門揖盜,山海關為滿清所據。
多爾袞們得了山海關,進可攻,退可守,對中原的威脅大大增加。不管滿清有什么打算,都到了決戰的時候。
山海關,不過一座城墻而已,陸路不行,海路亦可。
況且,陸路也不見得不行。
北京的消息傳來,滿清要和大明朝廷談和,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形。
歷史上崇禎曾欲和滿清談和,功敗垂成,不知道現實中,又是怎樣的一番情形?
雖然是春日,卻要未雨綢繆,清軍控制了山海關,隨時會南下,河南也等不起。
如果孫傳庭對付不了李自成,河南衛軍就得腹背受敵,兩線作戰,到時候的壓力,非同一般。
尤其是王泰現在還背著亂臣賊子的罵名,誰知道到時候北上西進,會不會有大明的官軍與之作對。
不過,事關民族存亡,他可不會袖手旁觀。
“大人,蒸汽機成功應用,實在是軍國利器!”
董士元滿臉笑容,有了蒸汽機,大明水師的戰力,可就上了一個大臺階。
“蒸汽機可以用在馬車上,礦山上,各個工廠,將來的大明,不可限量!”
陳子龍跟在王泰身邊,耳濡目染,對蒸汽機的應用,也是浮想聯翩。
王泰點了點頭,心頭振奮。
工業革命開始的標志為發明的珍妮紡紗機,而工業革命的標志是瓦特改良的蒸汽機。一系列技術革命引起了從手工勞動向動力機器生產轉變的重大飛躍。隨后工業革命傳播到整個歐洲大陸,19世紀傳播到北美地區,后來傳播到世界各國。
哨聲尖銳,鈴聲響起,軍士列陣,戰船紛紛駛出了渡口,整個渡口都忙了起來。
王泰不由得一愣。
這又是怎么一回事?有外敵入侵嗎?
清河船廠現在是河南衛軍控制,由最近的徐州水師派兵駐守,雖然船廠的官員不愿意,卻也是無可奈何。王泰從來不缺他們餉銀,他們也樂得清靜。
“大人,來的是揚州水師,帶頭的官員叫史可法,說是南京兵部尚書,參贊機密政務官。他說讓河南衛軍退出清河船廠,否則他就要帶兵破了船廠!”
軍士上前稟報,王泰不由得一愣。
史可法?
數點梅花亡國淚;二分明月故臣心。
明清易代之際,激于義而死焉者多如牛毛,把史可法捧為巨星,無非是因為他位高權重;孰不知官高任重,身系社稷安危,史可法在軍國重務上決策幾乎全部錯誤,對于南明弘光朝廷的土崩瓦解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作為政治家,史可法在策立新君上犯了致命的錯誤,導致武將竊取“定策”之功,大權旁落;作為軍事家,他以堂堂督師閣部的身份經營江北近一年,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卻一籌莫展,毫無作為。直到清軍主力南下,他所節制的將領絕大多數倒戈投降,變成清朝征服南明的勁旅,史可法馭將無能由此可見。即以揚州十日而言,史可法也沒有組織有效的抵抗。某些史籍說其堅守揚州達十天之久,給清軍重大殺傷,純屬一派胡言。實際上,清軍攻城,不到一天揚州即告失守。史可法作為南明江淮重兵的統帥,其見識和才具平庸至極。比起江陰縣區區典史閻應元、陳明遇率領城中百姓奮勇抗清八十三天,相去何止千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