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套,只有嚴絲合縫的銃管才能通過,車間內人數不少,但是來往都肅靜無聲,只有鐵器的磕碰聲和外面鉆床的摩擦聲。
刺刀由于是鐵模制造,尺寸統一,因此誤差極小,而銃管生產誤差相對較大。為了確保刺刀與銃管的吻合,每一把銃管都要和刺刀的模板進行檢驗,以確保將來套刺刀時,刺刀太松或者套不進去。
“大人,你怎么親自過來了?”
看到王泰一行人到來,負責組裝的陳崗,趕緊迎了上去。
“軍中缺乏火器,我過來看看,現在有多少火銃?”
看著靠在木架上一把把帶著刺刀的燧發火銃,整整齊齊,充滿了金屬的質感,王泰泰的心里,莫名地一陣沖動。
“大人,組裝才剛剛開始,現在也只有100多把。不過到了下個月,每月就會有300百把,夠兄弟們用了。”
王泰微微點了點頭。隧發火銃是個精細東西,慢工出細活,不能急躁。
從兵器制造的第一天起,王泰就在工匠里面立起了鐵廠的管理規矩,那就是專人負責,批次管理,分級檢驗。
專人負責就是制造兵器的工匠必須為自己制造的兵器負責。批次管理就是日期管理,某一天生產的產品必須放在一起,形成一個批次,有問題時便于追溯。分級檢驗分為三個部分,就是生產后鐵廠檢驗,入庫前庫房檢驗,使用前軍方檢驗。
負責檢驗質量的人員,都是經過培訓的技術工匠。每個人的職責和權限也很清晰,要對自己檢驗的火銃質量負責,而火銃都有編號,這也保證了質量的可追溯性。
作為后世基層的一把手,鎮黨委書記,王泰在幾個大的工廠企業掛過職,相關的企業管理經驗,在這個時代,可是領先于世界。
“這刺刀怎么這么厚?”
拿起一把刺刀在手中,感覺刺刀和后世的基本一樣,只是厚一些,王泰微微點了點頭。
“公子,要不要試一下?”
操練場上,王泰手中刺刀如毒蛇般,直奔人形模型的咽喉,木屑紛飛,刺刀直入幾寸厚的木板之內。
王泰連刺數下,看到刺刀沒有任何變形,這才點了點頭。
這恐怕也是胡東等人加厚刺刀的用意。
“不錯,刺刀完全可以生產,一定要注意質量,到了戰場上,這可是關乎兄弟們的性命。”
“公子放心,不會有任何差池!”
胡東連連點頭。他陪著笑臉,樂呵呵道:“公子,要不要試一下火銃?”
王泰大聲道:“這是當然!”
這個時候,他才仔細地觀察起手里的自發火銃來,胡東則是在一旁指指點點。
“大人,射擊時,扣引扳機,在里面彈鐵的作用下,燧石打在火門邊上,冒出火星,引燃火藥擊發。”
胡東介紹道:“大人,有了火藥池上的火門裝置,不必擔心惡劣天氣,火藥不會被風吹散,射的也更快。”
王泰點頭道:“打一銃試試。”
他從藥袋中取出一根紙殼彈藥,用牙咬開紙殼一端,將紙殼彈藥內的火藥一部分倒入火門內,將火門關上,然后將剩余的藥彈一同從銃口塞入,用通條捅實,瞄準了前方。
“轟”的一聲,硝煙彌漫,百步位置上的木板轟然開裂。
王泰興奮不已,大聲喊道:“果然威力更大,射的更快!”
眾人面面相覷,誰也不知明白,一次意料之中的效果演示,王泰為何如此失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