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打就打,他和我談什么?”
李青山心頭狐疑。聽說這王泰是個好官,這讓他倒是放心不少。
“大哥,王泰帶了很多糧食,鄉親們都開始領糧食去了,看來隊伍馬上就要散了!”
又有漢子跑了進來,臉上都是興奮,也不知道心里是怎么想的。
“別他尼昂一人一句,能不能把話一口氣說完?”
李青山氣急敗壞,大聲吶喊了起來。
眾人還沒有說話,外面卻響起了洪亮的聲音。
“各位鄉親,天災不斷,黎民受苦。本官奉朝廷之命,前來賑災。百姓各人各回各家,過往一概不究。災情自有官府統計,下放賑災糧食!”
聲音在堂中回蕩,片刻,李二才小心翼翼打破了沉默。
“青山哥,降了吧,最起碼鄉親們還能保條性命!”
李二的話,惹起旁邊人的急聲附和。
“二哥說的不錯!青山哥,還是回去吧!”
老婆孩子一大堆,活下去,才是最真實的。
運河岸邊,看到眼前垂頭喪氣的李青山幾人,王泰輕輕擺了擺手。
“李兄弟,帶大家回去,好好過日子吧。”
李青山看著歡天喜地正在領取糧食的百姓,茫然點了點頭。
王泰的大軍一到,數萬人立刻就土崩瓦解了。
“張公子,張總兵,別來無恙啊!”
看到對面滿臉興奮跑過來的張元平,王泰微微一笑。
清晨,王泰早早起來。夏日炎炎,睡也睡不著,只能是寄情于工作了。
統計受災人口,發放賑災糧食,設立粥廠,一系列事情安排下來,不知不覺,過去了十幾天。
“王大人,番薯稀飯,番薯干,放的也是番薯屁,你就不能有點別的?”
張元平嚼著番薯干,發泄著自己的不滿。
“張公子,你就別埋怨了,世道不好,能吃飽已經不錯了。”
和張元平說著話,王泰的目光卻被運河上的一艘大船吸引。
王泰向運河上看去,看到一艘大船正在緩緩靠岸,岸邊一大群人正在烈日下等候,看穿著,以讀書人和官員居多。這些人身旁的仆役手里,都端著各種盒子和箱子,林林雜雜,看樣子船上的人身份不低。
船靠了岸,船上的人卻沒有登岸,反而是岸邊等候的人一個個上了船,緊跟著簾子搭起,船艙中眾人分頭坐下,那些仆役放下東西,都是退了出去。
王泰看得清楚,一個居中而坐,三縷清須的五旬儒雅文士,是這船上的主人。
“元平兄弟,那船上的人看樣子有點來頭,接船的人這么多。你認識嗎?”
“船上的人,我只認得一個,現為登州右都督,鎮守山東海防,此人叫劉澤清,靠艙門坐的那個披甲的瘦高個漢子就是。”
張元平仔細看了看,幸不辱命。
劉澤清?
王泰不由得一愣,立刻想起歷史上的事來,目光變的冷峻。
崇禎十四年,周延儒入閣,被降職的劉澤清從臨清趕到揚州,日具塘報呈報周廷儒,并
(本章未完,請翻頁)
準備樓船邀周延儒由水路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