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哲,前方軍情傳來,我
(本章未完,請翻頁)
大清勇士昨夜于杏山東南擊潰明軍王樸和馬科兩部,斬殺過萬,大獲全勝。”
杜度一怔,隨即大笑了起來,連連點頭。
“好好好!果然是大捷,可喜、可賀!”
杜度大喜過望,臉色通紅,不由自主咳嗽了起來。
“特爾祜,鎮守杏山堡的,是眼前這些寧遠衛的明狗嗎?”
正黃旗鎮國將軍巴布海,他看了看遠處的明軍大陣,狐疑地問道。
“巴布海,據探子們回報,這些明軍正是由杏山堡而來!”
特爾祜滿臉笑意盈盈,目光卻是看向了杜度。
“原來是這些窩囊廢!昨天晚上夜戰,這些家伙躲在杏山堡里,不敢出去增援,今天卻跑來攻打我高橋大營。這些家伙,看來是擔心后路被斷,沒有辦法,跑來送死了!”
聽說是杏山堡的明軍,鎮國將軍巴布海不屑一顧,神情都輕松起來。
“原來是這些家伙!”
杜度面色平靜,鼻子里面冷哼了一聲,揮了揮手。
“傳令三軍,準備應戰!”
軍令下達,高橋大營,無數的清軍動了起來。緊跟著,無數戰馬出了大營,在大營外集結。
當初黃太吉本打算調3000騎兵進駐高橋,但被多爾袞阻止,因為高橋地勢狹窄,單靠騎兵無法守住。后來追加兩萬余步騎,在高橋要地和南邊靠海的杏山、塔山大道據守,意在隔斷塔山和杏山的聯系,阻斷松山明軍的退路。
“阿賴、毛海、譚拜,你三人各率本部騎兵出戰,力爭一舉擊破明狗的騎陣!”
杜度軍令下達,蒙古固山額真達爾漢阿賴、察哈爾蒙古藩兵毛海,正黃旗蒙古梅勒額真譚拜慨然領令,三人各率滿蒙騎兵緩緩出了大營,在大營外兩里排兵布陣,意欲和明軍沖陣決殺。
要想擊潰明軍大陣,就得先擊潰眼前的明軍騎兵大陣。
而擊敗眼前的明軍騎兵大陣,似乎并不怎么困難。
明軍大陣中,看著遠處狹窄的高橋通道,以及通道上和兩側密密麻麻的清軍營包,董士元不由得面色凝重。
“李定國,真的要和韃子沖陣嗎?”
清軍數千騎士迤邐而來,漫山遍野,氣勢洶洶,董士元心頭有些忐忑。
長久以來,河南衛軍都是憑火器取勝,這也是河南衛軍的優勢。現在卻要來一番騎兵的對沖,據說還是以蒙古驍騎為主的滿洲大軍,由不得他不心神不安。
“老董,河南騎兵雖然訓練有素,火器犀利,但如果不正面廝殺,不經歷一場場惡戰,就沒法成為一支強軍。對面的韃子,就是他們最好的試金石。”
李定國看了一眼后面躍躍欲試的部下騎士,回過頭來,輕輕一笑。
“你現在說不要沖殺,你說,他們會怎樣?”
董士元一陣苦笑。河南衛軍,大多數騎兵都是新兵,只有經過戰爭的洗禮,才能成為真正的士兵。
就是不知道,這樣的一番沖殺下來,又要喪失多少年輕的生命?
不過,有李定國這樣的“萬人敵”壓陣,他倒是能放心一些。
“老董,你要當心韃子的援軍,火銃火炮都準備好了,咱們也來個圍點打援,好好的殺傷韃子。”
仿佛是看出來了董士元的擔心,李定國反過來安慰起他,輕聲一笑。
“沖陣不可避免,也能激發將士們的士氣。彈藥我省給你了,你可要好好招呼韃子啊!”
“這還用你說!你就帶領兄弟們好好沖殺,我親自給你擂鼓助威!”
董士元恢復了鎮靜,說話也是鏗鏘有力。
“王大人讓咱們保障后路通暢,咱們就好好的打他一仗,名動天下!”
董士元過去,接過鼓槌,奮力敲了起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