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二年,三月十五日,羅山縣城的眾多百姓們,如同往常一樣,前往城中集市。
“剃發購發新政?”
然而,集市前的公告欄上的一封告示,引起了百姓們的注意。
“新朝大清已立,年號順治,為從新朝風尚,信陽府全部男子剃發,以金錢鼠尾狀為榮,示忠于朝廷。剃發者,官府以購發而論,凡一人,均可得賞銀一兩;不剃發者,限三日居家自省;三日為限,若仍不剃發者,官府強制剃發而無賞銀;本府剃發十五日為限,至四月一日仍有抗拒者,則斬首示眾。”
有識字的讀書人,將那份告示一五一十的讀了出來。不過,當他越往下讀的時候,臉色也變得越發難看起來。
“百姓們,身體發膚受之于父母,我等豈能因為新朝緣故,而將這蓄發給剃了?”
“此事,我絕不會做!此乃有損我漢家兒郎的身姿,金錢鼠尾之狀,著實難看!”
流露出拒絕言語的一些人,很多都是身著光鮮,一看就是出自于士族。
“一兩銀子!這可是賞銀啊!不就是一點頭發嗎?走,去官府剃發領賞銀去了!”
“不要聽別人瞎說!這年頭,銀兩不好賺。如果頭發能賺錢,我情愿賣了所有的頭發。官府既然出了這個公告,想必是有十足的把握!”
當然,大多數百姓們,卻與那些讀書人持有不同的意見。
公告張貼后,很多人都前往了知府府衙,剃發領賞銀,盡管只有一兩銀子,可對于很多家庭來說,那一兩銀子可能就是一個月的家庭收入。
秦石也已經剃發,金錢鼠尾模樣的發辮,垂在身后,要多難看就有多難看。然而,于秦石來說,這種不爽他只能憋在心里。畢竟,要想實現自己的目標,他就必須忍受常人所不能忍的。
“你說得不錯,那些沒來剃發的人,都是讀書人。”
府衙內,黃閣站在大門處,望著來來往往的百姓,臉上流露出了猶豫之色。
“你這招購發之計,讓百姓們心甘情愿的剃發。可對那些讀書人不起作用啊!他們死守著孔孟之道,恐怕不好解決!若是在限期之內無法完成皇旨的要求,不光我們要受到牽連,那些讀書人不死也要脫一層皮了!”
很顯然,黃閣對讀書人的處理,有些下不去手。
“等個十五天,我們再看看,真要到了那個時候,我會拿出解決方案的!”
“秦督學,大事不好了,羅山書院中的學子鬧將起來了!”
正當秦石還想要繼續說下去的時候,有人快馬趕來,向秦石稟報著羅山書院中的事情。
秦石現在依舊是羅山書院的督學,他本有機會成為黃閣的副手,只是被他力辭了。倒不是因為他不想做,而是他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拜托格里斯。畢竟,當初秦石制取硝化甘油的原材料,都是從他那里獲得的。
此時,有人前來稟報羅山書院出事,秦石當即告辭黃閣。作為督學,他必須要去處理書院中的事情。盡管來人沒有明說書院中究竟發生了什么,秦石也能猜測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