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婆,阿娘,后日珂姐兒生辰,邀我過府賞梅,孫女想著六姐兒翻年也十一了,也該出去見識見識,不如讓六姐兒隨我一同去王府做客。”
張六娘心里一震,前世可沒這么一出,王珂是戶部左侍郎之女,李氏的族妹是王侍郎的繼妻,名下就王珂這么一寶貝千金。
“六姐兒確實也不小了,出去見見面世也好。”張老太太想都沒想,十分利索的答應下來。
李氏皺了皺眉頭,想拒絕,可老太太都同意了,她沒理由當那個惡人。
“六姐兒可頭一次去王府作客,該備哪兒些衣服首飾,哪些話該說那些話不該說,你作姐姐可得多教教,六姐兒也好好學學,別犯了忌諱,丟了張家的臉面!”
既然是女兒自愿提攜,李氏也沒有回駁理由,再加上心情不錯,可就算答應,也不妨礙敲打一番。
這屋子里可不止大房的姑娘,張老太太想了想,對著張三娘道:“你四妹妹,五妹妹也正閑著,王府的梅林園在京里可算得上首屈一指,你作姐姐的可不能厚此薄彼,讓她倆也跟著去見識見識。”
“我倒沒什么,只怕四妹妹和五妹妹不……”張三娘不樂意的朝著李氏求助。
張老太太卻瞥了一眼欲言又止的李氏,沖著小四、小五招了招手,“你倆還愣著干嘛,趕緊給你三姐姐答謝,去王府要聽你三姐姐的話,別給你三姐姐添亂。
張四娘和張五娘對視一眼,乖巧地朝著張三娘答謝。
“行了,也累了一天,李氏留下陪我說說話,其他人都回房歇著吧。”
張三娘樂呵呵的應下。
張六娘趕緊福身,緊跟張三娘退了出去。
隨后,張老太太遣退里屋里伺候的下人,屋里只留下李氏一人。
“快過年了,這忙里忙外的,老二媳婦又是第一次操持家務,難免有不周到的地方,你是大嫂,有什么事你得幫著多拿主意才是。”
“母親……”李氏急轉頭向安老太太,想解釋一二,可又不知該說什么。
“今日之事你可知錯?別跟我打馬虎眼,蓉芳什么樣的性子你又不是不知,你將魯國公府的小姐塞給岷哥,你讓蓉芳如何作想!”
李氏本想反駁一二,可聽著張老太太的語氣很是不滿,忙陪著笑臉道:“母親教訓的是,是媳婦想偏了,光想著陳四娘子長得乖巧,若是能親上加親……母親勿怪!”
“行了,你還是多操心操心三娘子的親事吧,三娘子也十五了,她的親事,你怎么想?”張老太太提到袁老夫人今日派人送宮花一事。
老太太親自過問三姐兒的親事,李氏不敢大意,打起十二分精神,笑道:“都說好女百家求,三姐兒的親事,自然由母親作主,我是個眼拙的,袁家也好,劉家、寧家也小郎君雖都不錯,可最要緊的還是得看兩孩子有沒有緣分……”
李氏話還沒說完,就被張老太太打斷,“劉夫人教子甚嚴,聽聞劉家三哥兒開年準備下場,此時議親,劉夫人的意思是怕三哥兒分心,想緩上一段日子過了春闈再上門提親,我雖沒回話,可劉家這門親,我卻覺得甚好。
至于袁家還是算了吧,袁夫人是極寵孩子的,七哥又是她幼子,比三娘子還要嬌慣,再加上他房里的鶯鶯燕燕一個賽一個的漂亮。
三姐兒的性子,你也知道,從小嬌養,性子直爽,要她將來面對一大群鶯鶯燕燕,以及妯娌間的你爭我斗,她可應付不過來。”
李氏心里一驚,袁家也就罷了,可寧家呢,那可是兵部侍郎府。老太太都沒考慮就直接定了劉家,忙問道:“那寧家小郎君也極為不錯……”
張老太太眼皮一抬,李氏倒底是見識短了些,作為將來的張家宗婦,這見識上還得多指點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