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倒是沒有什么忌口,只要好吃,不管是甜的還是咸的,我都喜歡。”王峰一邊說一邊動筷子。
“四川九大碗之【夾沙肉】,也叫【甜燒白】。甜燒白是一道四川的漢族傳統名菜,屬于川菜。主要食材是五花肉,糯米,豆沙。將豆沙夾入肉片蒸至酥軟作甜食上桌。菜肴名稱取名獨特,吃起來鮮香甜糯、豐腴形美,色澤紅亮,咸鮮味濃,趴軟適度,肥而不膩。莉莉小時候最喜歡吃了,吃得白白胖胖的,看起來很有福氣。”
“媽...”金莉莉伸向那邊的筷子停在了半空中,用撒嬌的語氣抱怨道。
“咸燒白你應該吃過,其實就是扣肉,只不過全國各地的叫法不一樣而已。不同的地區用的配菜不同,川渝的扣肉叫咸燒白,配菜是宜賓芽菜,其他地區則多是梅干菜,就叫梅干菜扣肉。”
“芽菜是腌菜。梅干菜則是先腌制,后曬干,食用前再用水泡漲,原料都是芥菜,風味上也是相似的,不過不管是甜的還是咸的,它們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非常油膩,不能多吃。”何女士淺嘗輒止,倒是老金沒那么多講究,抄起筷子就吃了好幾塊。
“雖然知道不能多吃,但是有時候就好這口也沒辦法。”老金吃的時候很爽快,但是看到何女士瞪著他的眼神之后,還是訕訕地放下了筷子。
“有些人呢,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嘴巴,把上個月的體檢報告還有滿口保證的話都給拋到腦后了。”何女士若有所指地說道。
“這個雞豆花你應該是已經吃過了,我就不多做介紹了,莉莉最喜歡吃的也是這個,所以上一次的話你們應該沒有錯過它。”
“大家都覺得川菜就是辣椒,花椒,麻椒...很少有人知道川菜其實一直都是國宴菜的代表之一,你們知道川菜真正出名是在什么時候嗎?”何女士放下筷子問道。
王峰那一臉問號的臉已經明確地告訴了大家:我只管吃,哪里知道這種事情!
“川菜當初雖然一直在發展,在吸收全國的各種菜系的精髓,取其精華,棄其糟粕,但是也就僅僅局限于川蜀一地而已。真正讓它發展起來,傳遍全國的時間,其實僅僅是抗戰時期這一段時間而已。”
“民國時期,特別是抗戰時期,四川成為抗戰大后方,重慶更成為政府的陪都,大批外地官員、富商和各界人士內遷入四川的重慶、成都等地,全國幾乎各大菜系的廚師、餐館特色菜點及其烹飪制法甚至西餐等都隨之入川。”
“據民國32年(1943年)重慶的中西餐業同業公會會員名冊統計,重慶市區已有中西餐館260家。在成都也有許多經營外地風味乃至西餐的著名餐館。”
“這一時期,四川境內名廚云集、名店薈萃,為川菜與其他菜系的交融創造了更加便利的條件,不僅涌現了許多川菜名店和名廚,如榮樂園的藍光鑒、頤之時的羅國榮等一批近現代川菜的宗師,出現了分工相對固定的行業幫派,如飯食幫、燕蒸幫、面食幫、甜食幫等。而且眾多的川菜制作者還創制由一大批名菜名點,營造了近現代川菜興旺局面。”
何女士對這些事情如數家珍,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何女士的老家應該就是在川蜀地區,而且地位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