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到底是如何做到的?迪洛克教授百思不得其解,好奇得就像是被貓爪子在撓一樣,讓人心癢癢。
然后是材料的穩定性,在高溫高壓的環境下,它所展現出來的耐腐蝕性和機械強度,都非常不錯,最起碼不會因為高溫高壓的侵蝕而造成壽命變短。
只不過不知道在宇宙射線的照射下,它的穩定性如何,不過這不是問題,這東西又不會裸露在外面,肯定是要有屏蔽層的。
毫無疑問,如果沒有造假的話,這些成果絕對是突破性的。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這一項技術沒有誕生在麻省理工,沒有誕生在硅谷。
食指在桌子上輕輕敲打著,迪洛克教授思忖了很久。
論文是篇好文章,里面列出的數據和圖片證據也挑不出毛病,但因為這項突破實在是太過重大,以至于他現在和《自然》的編輯一樣,拿不定主意。
就這樣思考了很久,忽然迪洛克教授心中微微一動,回頭喊了聲。
“拉菲特,一會兒我會發一份實驗報告到你郵箱,你讓艾爾特照著那份實驗報告去做一遍。記得告訴他,這是他這個星期的實驗任務。”
“好的教授。”女助理款款而去,絲毫不在意今天已經是周五了:又不是她加班,如果她要加班的話,老板估計受不了。
搞定。
迪洛克教授的嘴角勾起一絲笑意,有事兒弟子服其勞,他們吃自己的喝自己的,還要用自己的,干點兒活不是應該的嗎?
艾爾特是他帶的碩士生,研究的正好是熱電材料方向。
實驗本身不是什么太難的東西,三天之內就能檢驗出來,要是連這個水準都沒有,他憑什么在這種大佬手底下干活兒?
要知道麻省理工的導師的研究生名額,那可是非常稀缺的資源,一個導師一輩子能帶幾個研究生呢?這些人不僅僅是來他這里上個學而已,更是他以后的本錢,在學術界,這種傳承的關系非常重要!
別看現在社會的方方面面都和學術界脫不開關系,甚至整個社會的進步就是建立在學術界的進步之上的,但是學術界依然是非常保守甚至有些陳腐的,當然這里指的是態度而非是生活觀念。
雖然一般審稿人是不負責重復實驗的,但為了滿足他本人的好奇心,他決定找幾個碩士生做一下:別問,問就是有錢任性,他大概還不知道有不少得到消息的大佬已經開始自費給他做重復試驗了。
當然,就算是知道了他大概也不會在意:看不起誰呢,好像老子沒有錢一樣!
反正設備他都有,那點材料也花不了幾個錢。
要是真將常規環境下熱電材料的轉化率提高到了20%以上,那他也算是見證歷史了,以后說不得這個年輕人將會是麻省理工在東方的重要助力。
不過這都是以后的事情了,眼下還是這個事情比較吸引他的關注,畢竟他這個年紀該玩的都已經玩過了,自然也就沒有太多年輕人的煩惱了。
還真別說,自從某些方面的需求少了很多之后,他覺得自己的專注程度和科研能力強了不少,這估計就是傳說中的斬斷是非根吧,貌似某些華裔留學生里面確實有這個說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