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賣身的家仆,大戶人家動輒打罵,縱是打殺了也沒什么問題,了不起罰些錢而已。這種事情實在不好。
但是這個問題的層次涉及的比較高,關聯的比較廣,畢竟百姓能活下去,怎么可能賣兒賣女呢。不從源頭解決問題,只一味的不讓買賣人口,那么造成的結果就是,買賣人口由明轉暗,價錢隨著打擊力度持續走高,反而可能買賣人口的產業發展的更好了。
正如范仲淹等人總是規勸王言的,事要一
步步做,不可急于求成。盡管王言做出來的事,都是他的一步步,但這話是沒毛病的。
所以王言沒有打擊人口買賣,也沒有廢除奴仆。但是人牙子被整死了一堆,那可不是他故意的,而是清田、查人、收商稅的余波,都是被牽連的。
但是為了應對人口買賣,以及保障奴仆的人權,王言定了兩個要求。
第一點,所有買賣的人口,都要有明確可查的戶籍信息,也要問清楚是否自愿。當然會有偽造的,但是只要真查、真殺,還能能管很大的用。哪怕只有一點兒用,那就比不管的好。
第二點則是對開封府內所有的奴仆人口進行登記,按理來說,奴籍也是籍,有奴籍就有登記,但顯然,如果真的是這么個理,那么這個世界將會和諧太多。
造冊登記還不算,王言的最低工錢也是適用的。賣身是賣身了,但人格還保障著。但凡有克扣工錢,無故打罵,甚至打死之類的惡劣行為,有告就有懲,往死里懲。
事情當然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明里暗里的對抗不計其數,死的人也沒有準確的數據,王言又遭遇了四次刺殺,一次毒殺,一次放火,一次近身刺殺,一次遠處亂箭射殺,全都險之又險的逃了過去
他的家人很安全,所有人都明白一個道理,只要不整死王言,那就沒什么用。因為王言正當壯年,不缺老婆孩子。真要殺了王言的家人,惹的王言發狂,他們的下場只會更慘,凌遲都是輕的。如今王言搞出來的刑罰更多了,還邀請了朝中官員去現場觀看施刑過程,相當兇殘。
不論如何,這一次王言在開封府內推行的各種政策全都在實行,沒有什么能夠阻擋王言改革的腳步。甚至于借著他現在的權力,已經在開封府境內開始了稅賦的改革。在之前范仲淹等人的基礎上,進一步的削減各種雜稅,先在開封府境內推行。
兩年的時間過去,王言對于開封府的治理,那是肉眼可見的。
路寬了,也更好了,水路也寬了,水道也改的更加合理,供養汴京的物資運轉更加的順暢。街道翻新了,也拓寬了,走起來更加的舒服。御街上,立起了全銅鑄造,兩米左右高度的十二生肖。
市場被規劃了一下,周邊的房屋全都拆了遷,擴大了城內的市場規模,更加的繁榮。在汴京附近的縣,建起了許多的工廠,生產各種的物資。
學堂比之前更多了,甚至在開封府的各個縣城內,都多了一個圖書館,滿滿的全都是書。官吏們都黑了,也瘦了,精氣神卻是更好了。
百姓們自然是最大的受益者,經過兩年的時間,但凡有地的百姓,家里都有余糧。很多人家里都被分了地瓜、土豆等作物的種子,已經種了一年。
收成很多,比傳統糧食的產量要高許多。到了第三年,百姓們都留種,自種了一些。這是指數級的增長,慢慢的便會更加的好。
不可能等到培育的畝產夸張的程度,才開始推廣種植。而是要一邊培育,一邊種植,不斷的改良。目前種了土豆、地瓜的人家都被官府分了家畜、家禽過去。他們的糧食有了富余,自然要開始養肉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