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言一路快馬加鞭的到了渝關,召回了整個人都瘦了兩圈的李靖。
這是主帥的壓力,李靖為了信息的快速獲取,直接頂到了前線去臨陣指揮。他沒有王言的能耐,離著幾百里,還能高效的調度軍隊,避開陷阱,也只能近距離去盯著。
同時他也沒有成熟的經驗,沒有那么強大的統籌能力,最開始手忙腳亂,哪怕適應了過后,也是如履薄冰,戰戰兢兢。
他主事的半年時間,每天睡不夠兩個時辰,每日都是高強度的處理軍機,頭發都熬白了不少。
“將軍!”
見到了王言的面,整個人跟要飯一樣的李靖一聲大喊,聲音之中都是解脫。
他也確實解脫了,喊了一聲將軍以后,人就暈了過去。是平素的壓力太大,又沒人商量,商量了最后也是他做主,一不小心就是上千士兵的性命,一個輕忽就是整體戰線的全面崩盤。
眼下在他心中如山一般的王大將軍回來了,他身上的擔子終于卸了下去,他也終于安心下來。這一放松,緊繃著的精神終于是垮了去。
王言伸手將李靖提起來,讓人將其抬去休息,又給李靖把了脈,開了藥補充身體的虧空。
這一睡,直接睡了三天。當然中途肯定也醒了,簡單吃喝一番,而后繼續睡。之后這才算是好了起來,但是身體極度虛弱。
王言也沒再折騰他,而是讓他留在身邊做參謀工作,了解了眼下的戰爭進度以后,王言進行了一些針對性的調整,直接轉守為攻。
就在李靖的目瞪口呆中,王言用同樣的兵力,打的高句麗暈頭轉向,展現出了巨大的差距。
當然這也僅僅只是初期罷了,總體兵力的差距太多。但是頂住了這一時以后,先前調走的十萬大軍也就位了,直接投入戰斗。趁著冬天的時候,將戰線打到中原反叛之前,并繼續前進……
楊廣說的沒錯,高句麗的局勢確實不好。地方小,產出少。哪怕是占據了肥沃的東北地區的一部分,但是開發的也不足夠。
經歷了半年多激烈的防守戰,半年多拉鋸戰,高句麗的財政已經差不多要打崩了。之所以還沒崩,當然是因為高壓的統治,對于高句麗百姓不斷的剝削壓迫,以此來頂上軍費開支。內部的各項建設,基本上完全停工,生產生活也全部圍繞戰爭展開,種地都沒有多少功夫。
眼下王言平了中原叛亂的王言重新統帥部隊,指揮戰斗,調走的十萬部隊也重新填充進來,尤其更重要的一點是,王言不必要分心防備中原地區,可以發揮出三十萬大軍真正的力量,對于高句麗來說,是真正的滅頂之災了。
他們發現了戰爭強度前所未有的激烈,節奏前所未有的快,快到他們應接不暇,又求和無門,只得咬牙硬挺,遭受著王言的無情鞭笞。
同時隨著時間過去,長久高壓的問題也不斷暴露,不斷戰敗的打擊也破壞了內部團結,亂了軍心,高句麗種種問題不斷爆發,導致了戰斗意志的持續下降,戰斗力自然也在不斷的降低。
于是愈弱愈弱,愈強愈強,大隋軍隊在王言的統率下,高歌猛進,創造古代王朝新的奇跡……
日常感謝打賞、投月票、推薦票以及默默看書的好哥哥們的大力支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