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有了。
還有皇帝的圣旨。
按理說,童貫理應在這支軍隊之中擁有了至高無上的地位,即便不是如此,也總該把他當成欽差來看待吧?
可惜,童貫還是想多了,大軍出了鄜延路,他竟然被趕出了行軍商討的行列之中。
他氣不過,去找高俅。
高俅兩手一攤,羞愧道:“童公公,要不我說說他們。實際上,他們幾個也不怎么聽我的。”這話是真的,李云就不說了,李云能來還真是看在同門的面子上,才答應的。而且高俅和李云的官職都一樣。
他們都算得上飛廉軍的副將。只不過李云的地位要高一些,他掌管騎兵。而高俅就差了點,他統領步兵。高俅要讓李云聽他的都有些難,更不要說讓李云聽童貫的了。
這事根本就不可能。
再說了,李云也不怕童貫報復。他都已經墮落成了軍漢,他還怕個啥?
在參加武舉之前,所有人對他的期望值都是進士。然而,李云發現一個讓他絕望的事實,他真要是在讀書這個死胡同耗下去,這輩子很可能變成顏老夫子這樣的窮酸。這可不是他所期待的人生。至于魯達、龐萬春等人,一個是斬殺西夏大將訛其滿的猛將,一個是連珠箭接連誅殺西夏數十黨項千夫長的神箭將軍。
高俅門下原先能算得上戰將的陸謙,自從跟了李逵去了一趟西夏之后,也是蠢蠢欲動,有點不服管教的樣子。主要是李逵帶著他在西夏的時候,五千斬一萬,兩萬破十萬……這樣的戰爭場面,就算是回憶起來,都能讓武人有種無法抑制的激動。反觀,跟著高俅,那種不溫不火的行軍,讓他也有點嫌棄。
這樣的結果,連高俅也很無奈啊!
誰不想揮斥方遒,以一己之力揮師斬殺數倍于己的敵軍,可問題是他做不到啊!
他總不能趴在眾人面前對他們控訴,爺們這回是主將,但你們也不要把爺們當成李逵啊!
可這話他不敢說,說了,他還怎么領兵打仗?
如果要是李逵統領大軍,就飛廉軍如今的底子。全軍沒有一個吃空餉的,都是精兵強將。這樣一支軍隊,李逵統帥,能將西塘王阿里骨打到跪下喊爸爸!
但高俅真沒有這份本事,他雖然喜歡說場面話,夸海口,可自己幾斤幾兩,他還是非常清楚的。李逵,是他這輩子都比不了的存在,只能仰望。不甘心又能如何?只要李云嘟噥一句:“二哥要是統兵……”
得了,高俅只能敗退。
面對同樣不甘心的童貫,他只能抱以苦笑回應。他也不甘心,但這又能如何?
人啊!
年輕的時候不信命,但總要知好歹,真要是不知好歹,等到后悔的時候,就晚了!
童貫面對高俅如此無賴的反應,簡直就是氣炸了。他跟著李憲的時候,也見過千軍萬馬,當年他看著李憲統帥西軍十幾萬大軍,那個不算高大的背影,深深地烙印在記憶之中。每每想起,他總有種不可自已的激動。
好不容易終于有了統領大軍的機會,還是大宋最精銳的一支軍隊,此時此刻,他恨不得穿著鎧甲帶領上萬人馬朝著青塘吐蕃的烏合之眾掩殺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