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以為自己會一直如此坦蕩著,如章纓對我的期望那般:做個知文曉禮的優秀“妖怪”。
替她陪著楚煥一同守護黎民,哪怕時常被他戲弄。
可世事難料,我的手上終究還是染了血。
…
我如何能想到,那日岳丈大人給我的案宗,抽絲剝繭、一步步深挖下去,得到的竟是那樣一個真相。
那個曾經憤世嫉俗、最痛恨世家官宦子弟仗勢欺人的忠勇將軍,年逾不惑,竟也開始縱容自己的兒子搶占百姓田產。
那二世祖甚至還在爭論不休之中毆殺人命。
最終見事情敗露,居然用十兩銀子買了一條人命去頂罪。
僅僅十兩銀子,尚不足他平日里一頓酒樓花銷,竟能買下一條活生生的人命,令其甘愿頂罪赴死。
誰知道這其中是否還參雜著什么旁的威脅呢?
真相太令人難以置信,起初我還抱有一絲希望,希望那忠勇將軍并不知曉此事,是他的兒子私下所為。
可事與愿違,種種證據最終皆指向他,他不但有所參與,甚至還稱得上是主謀。
那塊地皮是他看上的、買命抵罪的主意也是他想的、抵罪的人也是他親自選的。
我為了此事暗中追查數月,沒成想還挖到了其他東西。
一個軍伍出身、于萬千敵軍中拼殺而出的將軍,竟會貪墨軍餉。全然不顧軍營中,他曾經并肩的戰友會因此食不果腹,甚至丟了性命。
他鐵血十年、軍功累累,自然知道糧餉對軍士來說意味著什么。即便如此,他仍是如此做了。
我猶記得那一年,自己躲在城外莊子小院中瑟瑟發抖,遠遠望見前來查抄田產的忠勇將軍。
他騎著高頭大馬,手持紅纓長槍、鎧甲銀亮;一身的浩然正氣、威武無比。
如今他卻也被權勢沖昏了頭腦,失了本心,成了自己曾經最討厭的模樣。
如此一來,他當年極力主張對前任丞相及其親眷處以重刑之事,就顯得尤為可笑。
誰也不會懷疑他,因為他曾是那樣一個嫉惡如仇的烈火性子。
知道真相那一晚,我于書房中枯坐徹夜。自那之后,我更是常常輾轉反側、難以安眠。
一顆偏執著想要復仇的種子又悄然蘇醒過來,在我心底里生根發芽,逐漸長成了參天大樹。
憑什么你踩著前人的鮮血賺盡美名,卻又穿著光鮮亮麗的鎧甲去走前人之路?又當又立,實在可惡!
我想,不管是為自己的私仇還是為社稷安穩,于公于私,我都該搏上一搏。
打定了主意,便開始著手布局。
一切部署皆要看起來自然又合理,不可打草驚蛇。
忠勇將軍到底是軍旅之人,又在朝中滾了多年,早滾出了一身的圓滑,警惕得很。
我為了收集他貪墨糧餉的證據,一邊安插人手在他府中,一遍安置心腹去軍營中歷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