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那些沒養豬的人家,看到養豬的人家拿到銀子時那滿臉的笑容時,就一臉的羨慕嫉妒,還有后悔。
后悔沒有聽時姜的話,若是也早早的養上幾頭,這過年也能換不少銀子了。
楊鐵信也養了三頭,原本他還忐忑著,母親會不會拒絕收他養的豬。
可是挨家挨戶的過來,并沒有落下他家的。
手里拿著差不多快二兩的銀子,楊鐵信笑著的嘴就沒有落下來過。
劉盼娣也高興的很,早知道這銀子這么好賺,就應該多養幾頭才是。
隔壁的王大妮卻是拉耷著一張臉,因為她的緣故,婆婆根本不收她養的豬,眼睜睜的看著時姜的下人從家門口走過,半點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之前家里攛掇著放出的那些謠言,也被楊家族老們親自下場給破了。
全村上下都收了婆婆的不少好處,她出門想說婆婆的一句壞話都不行。
話沒說出口,就被人指著鼻子罵了。
如今這豬收了以后,王大妮能想象的出來,村子里的人,對她肯定是更加的排擠了。
大家過了一個好年后,沒開春,各家各戶就去買豬仔了。
這次買的豬仔比往年都多,最少的人家,都養上三四頭。
李掌柜很是守約,得知時姜家的豬可以出欄了,就派了人來宰殺。
他們要的是豬肉,對于豬頭,豬腳,還有骨頭內臟什么的,并不想要。
少的話,酒樓里還能消化消化,可這么多,明顯是用不著。
時姜想了想,給李掌柜他出了一個主意。
把這些內臟骨頭還有豬腳豬頭全給鹵起來,這大冬天的,鹵好后,能放好久的時間也不會壞。
這讓原本因為香腸的關系,生意稍稍好了那么一些的望天樓,又一次爆火起來。
畢竟,現在大多數的菜還是以燉為主。
時姜讓他們把鹵豬頭豬腳豬內臟的大鐵鍋,就放在酒樓的門口處。
那蓋子被掀開,隨著鍋內湯汁的翻滾,霸道的香味可以說彌漫了整條大街。
凡是路過的人,幾乎都被這香味吸引著進了酒樓。
進來后,凡是點了酒水的人,都會送上這么一盤鹵水拼盤。
一開始李掌柜還覺得自己虧錢,可一天營業下來,盤賬后發現,這一天的收益居然能抵得上之前十天的收入了。
李掌柜張大著嘴,倒吸一口涼氣,暗自想著,怪不得東家離開時,讓他要好好的看著時老板。
果然聰明的人,就是本事大。
隨便動動腦子,就能賺上那么多錢。
時姜可不知道李掌柜心里想的,可以出欄的豬全都賣了。
剩下的,全是剛生下的豬仔和母豬。
今年的豬仔,時姜都不用出去再收,自家的母豬生下的豬仔,就差不多能夠養滿兩座豬棚里的豬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