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遠到了都不愿意興師動眾,雖說現在已算是頂級富豪,但節儉已經擁有他的血液。
從小吃苦,好不容易才發家致富,有了今天,他不會因為自己有錢而過那種奢華的生活。
大酒店他可以去,不是隨便去,除了陪客戶就是陪嘉賓。
奢侈品牌的衣服他有,但是不多,就那么兩,三套,有重要會議,陪客戶的時候才穿。
平常就穿一般的衣服,高檔也不算低檔,價格就讓我兩三百塊錢一件的那種。
雖然一兩車就一千多萬,但他平常開車很小心,因為是重生者,級別也不錯。
開車從來沒出過事故,都是開的很穩健,穿名牌服裝,買豪車,這豬跟別人看的。
別人知道自己出息了,是個人物,同時配客戶,談生意的時候也有面子,讓客戶有更多的理由相信自己有實力。
能拿下這樣的項目,或者說是讓客戶放心,自己拿下這樣的項目,有能力完成。
不會丟下一圈爛攤子。
當然,從開始當包工頭,成立施工隊到現在,周遠從來就沒有丟下過爛攤子,每一個工程都是保質保量,按時完成。
他承建的很多工程還被評為優質工程,天驕企業品牌,已經成為一張響當當的名片。
多少年來辛苦積攢下來的,同時靠的是信譽,就算是重生者,他沒有帶那種神豪系統,所以他的成功靠的是一點一滴的打拼,并不是坐享其成。
并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
開始的幾年,雖然有倉庫提供免費的建筑材料,但畢竟很有限,倉庫就那么大,要用完了隔一段時間才有。
那東西不是無限的,提現在次數更不是無限的,后來他的生意越做越大,倉庫漸漸的關閉了。
等于說倉庫的使命已經完成,他得靠自己的打拼,自己的智慧,讓公司做強做大,乘風破浪。
你走遠,現在公司的實力,只要不出現大的問題,公司是可以穩步向前發展的。
但周遠同學明顯不會滿足于現狀,好不容易重生一回,得干出轟轟烈烈的事情了。
現在他除了承包工程商品房建設,在家鄉開了插線板企業。
又在計劃著一種多元化的發展,拓展新的發展空間。
發展什么嘞?
周遠喜歡吃,對美食有研究,算的上是半個美食家。
所以他想來想去,要不干脆發展餐飲業?
在1994年的時候,國內知名品牌的餐飲還沒有出現,有的就是肯德基,麥當勞這種洋品牌。
洋品牌在國閃賺了不少錢,而國內沒有與之相抗衡或者相媲美的優秀餐飲企業和品牌。
隨著經濟發展的越來越好,周遠知道餐飲業是大有前途。
于是他就在公司開會的時候對大家說:“跟大家說一件事,我準備洗。公司向多元化方向發展。
你們說咱們開連鎖餐廳怎么樣?”
“連鎖餐廳?”大家一下子興奮起來。
連副總劉一鳴都來了精神,他鼓起掌來說:“老大有眼光,這個我贊成。
不說別的,單說咱們公司那么大,以公司的名義經常陪客戶吃飯,各種應酬不在少數。